放射物理与防护 放射物理与防护 第十二章-医疗照射的辐射防护.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笃学敦行 修德砺能 《放射物理与防护》 —第十二章 医疗照射的辐射防护 学习目标 掌握:医用诊断X射线的防护原则 熟悉:核医学检查的辐射防护方法和放射防护监测的基本内容 了解:肿瘤放射治疗的防护基本要求。 第一节 医用诊断X射线的防护 第二节 肿瘤放射治疗的放射防护 第三节 核医学检查的辐射防护 第四节 放射防护监测 一、防护原则 (一)正当性 (二)最优化 (三)规范操作、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 正当性和最优化是医疗照射防护的基本原则,也是医学影像诊断X线检查所必须遵循的原则。 1、严格遵守诊断X射线的最优化原则。 2、诊断X射线检查的防护最优化应从诊断X射线设备的规范操作及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入手。 二、诊断X射线机防护性能的要求 医用X射线的有效防护,重点在于: 1、X射线机本身的固有安全防护 2、X射线机房的固定防护设施 1、X射线管必须装在配有限束装置的X射线管套内。 2、X射线管组件辐射窗不应比其指定应用所需要的最大X射线束所需要的大。 3、除了牙科X射线机外,当X射线源组件在相当于规定的1h最大输入能量加载条件下以标称X射线管电压运行时,其泄漏辐射距焦点1m处,在任一100cm2区域内的平均空气比释动能应不超过1.0mGy?h-1。 二、诊断X射线机防护性能的要求 4、各种医用诊断X射线机,对于可在正常使用中采用的一切配置,投向患者体表的X射线束的第一半价层必须满足要求。 5、除了乳腺摄影X射线机外,X射线管组件中遮挡X射线束材料的质量等效过滤符合规定。 6、除了牙科X射线机和乳腺摄影X射线机外,投向患者X射线束中的材料所形成的质量等效总过滤,应不小于2.5mmAl。 第一节 医用诊断X射线的防护 二、诊断X射线机防护性能的要求 1、X射线源组件安全应符合GB9706.11和GB9706.12的要求。 2、CT随机文件中应提供等比释动能图,描述设备周围的杂散辐射的分布。 3、CT定位光精度、层厚偏差、CT值、噪声等指标应符GB17589的要求。 4、CT机在使用时,应参考相关规定中的成人和儿童诊断参考水平,如高于诊断参考水平时,应检查扫描参数,确定在不影响影像质量时采取降低剂量的修正措施。 三、X射线计算机断层摄影(CT机)放射防护要求 四、放射防护设施 (一)医用诊断X射线机机房防护设施的要求。 1、机房的设置应充分考虑邻室及周围场所的防护安全,一般应设在建筑物的一端或底层。 2、机房应有足够的使用空间 3、机房的墙壁应有足够的防护厚度,线束朝向侧不少于2mm铅当量。 4、机房门外明显处应设置电离辐射警告标志 5、机房应保持良好的通风 6、患者候诊位置要恰当,有必要防护措施。 7、要配备适量符合要求的防护用品。 (二)CT机房的防护要求 CT机房的防护要求:位置、空间、厚度、通风、辐射标志。 (三)辅助防护设施: 1、技术防护(屏蔽防护及距离防护)。 2、放射线工作者防护(规范操作及定期监测) 3、工作人员及患者防护用品 4、防护装置 五、医用X射线诊断防护安全操作要求 1、工作者必须熟练掌握业务技术和射线防护知识,合理使用X射线诊断。 2、规范操作、质量监控、防护齐全。 3、控制照射条件、避免重复照射。 4、采取措施、积极屏蔽。 5、力求受检者所受照射是达到预期诊断所需的最低剂量。 合理、规范、正当 六、CT操作中的防护要求 1、CT工作人员应接受上岗前培训和在岗定期再培训 2、保证受检者的放射防护与辐射安全 3、尽可能减少被检者所受照射剂量,尤其是儿童 4、定期检查控制台上所显示出患者的剂量指示值 5、慎重进行对孕妇和儿童的CT检查 6、做好非检查部位的防护 7、检查过程中应对受检者进行全程监控 8、CT检查时,其他人员不得滞留在机房内 9、在CT检查的教学实践中,学员的放射防护应按规定执行 七、妇女X射线检查的防护 (一)检查原则 1、避免不必要照射 2、限制普查 3、优先考虑非X线检查,低剂量摄影优先 4、先了解怀孕史及月经史,合理安排检查时间 5、严格限制妊娠期摄影检查 6、避免重复检查 (二)放射科工作人员(医师和技师)应遵守的原则 1、接到育龄妇女、孕妇的X线检查申请单时,首先要进行审查。 2、针对育龄妇女、孕妇生理特点制备足够铅当量的各种适用的屏蔽物。 3、应用于育龄妇女、孕妇检奎的X线机必须符合GB8279的要求。 4、制定出最佳X线检查方案。 5.根据诊断需要,严格进行射线束的准直,限制照射野范围。 6.透视前,做好充分的暗适应。 7.在进行X线检查时,应使受检者采取正片的体位。 8、尽量采用先进的技术和设备。 9.做好X线检查的质量保证工作,避免不必要的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