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管员(矿井火灾)复习题课件.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四节 矿井火灾防治技术的主要内容一、矿井火灾危害及分类1.矿内火灾防治是指为防止井下发生火灾、( B )和消除火灾不良后果所施行的技术和工程。 A.扩大火灾 B.控制火灾 C.发现火灾 D.封闭火灾2.矿井火灾防治包括防火和( C )。 A.防有害气体 B.内因火灾 C.灭火 D.外因火灾3.矿内火灾防治包括防火和灭火两部分。 ( √ )4.导致矿井火灾发生的3个要素为:热源、可燃物和空气。 ( √ )5.煤炭自燃是煤矿自然灾害之一,它造成(A.B.C.D )。 A.烧毁大量煤炭资源 B.冻结大量资源C.产生有毒有害气体,造成人员伤亡 D.产生火风压,井下风流紊乱二、矿井内因火灾的防治6.煤的自燃倾向性分为(A.B.C )。 A.容易自燃 B.自燃 C.不易自燃 D.极易燃7.煤炭自然发火分为3个阶段,即(A.B.C )。 A.潜伏期 B.自热期 C.燃烧期 D.轰然期8.影响煤炭自燃的内在因素有(A.B.C )。A.煤的化学成分 B.煤化程度 C.煤岩成分、水分 D.煤层赋存状态9.影响煤炭自然发火的外因有地质构造、( D )。A.煤的空隙率 B.煤的碎度 C.煤中的瓦斯含量 D.煤层赋存状态10.煤炭自然发火分为潜伏期、( A )和燃烧期。 A.自热期 B.发火期 C.轰燃期 D.吸氧期(一)选择合理的矿井开拓系统 (二)选择合适的采煤方法(三)通风防火技术(四)预防性灌浆(五)阻化剂防火(六)防治火灾的均压技术三、矿井外因火灾的防治11.外因火灾的预防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是( A );二是尽量采用不燃或阻燃材料支护和不燃或难燃制品,同时防止可燃物大量积存。 A.防止煤的自燃 B.防止空气中氧气过量 C.防止失控的高温热源 D.防止采空区漏风12.矿井必须建立完善的防尘供水系统。 ( √ )13.回风道内不准进行焊接作业。 ( √ )14.井下严禁使用电炉或灯泡取暖。 ( √ )15.生产和在建矿井必须制定井上、下防灭火措施。 ( √ )16.矿井的所有地面建筑物、煤堆、矸石山、木料场等处的防火措施和制度,必须符合国家有关防火的规定。 ( √ )17.对现有生产矿井,用可燃性材料建筑的井架和井口房,必须制定防火措施。 ( √ )18.矿井消防用水同生产、生活用水不得共用一个水池。 (X )19.井筒、平硐与各水平的连接处及井底车场,主要绞车道与运输巷、回风巷的连接处,井下机电设备硐室,主要巷道内带式输送机机头前后两端各50m范围内,都必须用不燃性材料支护。 ( X )20.在井下和井口房,可以采用可燃性材料搭建临时操作间、休息间。 ( X )21.井下使用的润滑油、棉纱、布头和纸等,必须存放在盖严的铁桶内。(√)22.井下清洗风动工具时,必须在专用硐室进行,并必须使用不燃性和无毒性洗涤剂。 (√ )23.井下使用过的棉纱、布头和纸,必须存放在盖严的铁桶内,由电工定期送到地面处理,不得乱扔乱放。 ( X )24.井下作业可以将剩油、废油泼洒在井巷或硐室内。 ( X )25.任何人发现井下火灾时,应视火灾性质、灾区通风和瓦斯情况,立即组织人员撤离,并迅速报告矿调度室。 ( X )26.矿调度室接到井下火灾报告后,应立即按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通知有关人员组织抢救灾区人员和实施灭火工作。 ( √ )27.电气设备着火时,应首先切断电源;在切断电源前,只准使用不导电的灭火器材进行灭火。 ( √ )196.井下发生火灾时,在抢救人员和灭火过程中,必须指定专人检查瓦斯、一氧化碳、煤尘、其他有害气体和风向、风量的变化,还必须采取防止瓦斯、煤尘爆炸和人员中毒的安全措施。 ( √ ) 28.不得将矸石山或炉灰场设在进风井的主导风向上风侧,也不得设在表土20m以内有煤层的地面上和设在有漏风的采空区上方的塌陷范围内。( X )29.井下和井口房内不得从事电焊、气焊和喷灯焊接等工作。 ( √ )30.进风井口应装设防火铁门,防火铁门必须严密并易于关闭,打开时不妨碍提升、运行和人员通行,并应定期维修;如果不设防火铁门,必须有防止烟火进入矿井的安全措施。 ( √ )31.矿井防尘系统中,地面水池不得小于( B )m3,并有备用水池。 A.100 B.200 C.300 D.40032.在防尘管路设置中,皮带机和皮带斜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