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专题3地理图表的判读.ppt

发布:2016-08-29约8.55千字共5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5.地理分布图 按照地理事物在图形中分布的范围和形状,将地理分布图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1)点状地理分布图 点状地理分布图表示的地理事物是标定在图上离散的点。 ①表示分布地点:如我国水电站的分布。(只表示其空间位置)。 ②表示类别:用不同图例,如我国有色金属矿的分布。 ③表示数量:用定位符号的大小来区分(或同时在符号旁边注明绝对数量)。 (2)线状地理分布图 线状地理分布图,常用线状符号来表示交通线、河流、山脉、洋流、等值线等。带箭头的表示动态,不带箭头的表示静态。线段的长短、粗细表示量的大小。读线状地理分布图要注意事物的起止点、事物的沿途变化和事物的走向。注重同一空间不同地理事物之间的联系。 (3)面状地理分布图 面状地理分布图表示地形区、气候区、农业地域、工业区等地理事物。①表示分布范围:在地图中用封闭的界线,或一种图例表示某种呈面状分布事物的范围。②表示类别:在某种地理事物的分布范围内,用不同的颜色或图例,在各个范围内用不同图形加以区分。③表示数量:常用散点法(点数多少)、等值线法。读面状地理分布图,要明确事物的地理范围。 地理分布图的判读程序 (1)读图名 一般分布图在图下方会有该分布图的图名,即表明该分布图表示什么事物的分布,若图下没有地理分布图的名称,则往往题干部分会加以说明,这就需要我们认真阅读,从中提取已知条件。 (2)读图例 一般的地理分布图中都有图例,只有先阅读图例,才会提高读图的有效性和针对性。读图时,要特别注意题目中新设定的图例,同时将图例信息标注到与题目相关的地方。 (3)定位置 确定地理事物的位置,包括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相对位置。一般按照由宏观到微观、由整体到局部的顺序,对于小区域的大比例尺图尤为重要。 例1.?M江是珠江水系三大河流之一,流域面积90%在广东省境内。流域内拥有较丰富的水资源、土地资源、矿产资源、生物资源、旅游资源。根据下述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08广东卷) (4)分析该流域城镇的地理分布特点和成因。 答:地理分布特点: ①沿河流与交通线分布; ②南部和中部多,北部少。 一、点状分布图答题方法 疏密 方位 叠加:与其他地理事物的关系 例2:甲区域的城镇分布有明显特征。请你归纳出三点。 (08天津卷) ①主要分布在东部;②沿交通线分布;③沿谷地(沿河流)分布。 二、线状分布图答题方法 从化 描述图示区域等温线分布特点 基本上西北-东南走向, 西南部较东北部密集, 描述图示区域气温分布特点 以从化为中心向东北、西南方向递增。温度在0°以上 等值线、交通线、河流、山脉等的走势+疏密+数量: 数量变化;数量范围 例1 请描述图示区域等温线分布特点 答:等温线大致呈环状分布, 西北等温线较为稀疏,其他三面较密集。温度由四周向中心递减,温度范围在零下4度到零下44度左右 例2 -44 -40 -36 -20 -24 原因:从西(东)向东(西)距海(或太平洋)越来越近(远),受夏季风影响逐渐增强(减弱)。 例3.指出河套平原的年降水量分布特征,并分析原因。(8分) 特征:年降水量大多在150毫米至400毫米之间,自西向东逐渐增多(或自东向西逐渐减少); 线状地理事物分布特点的描述: ①走势; ②疏密; ③数量。 疏密差别不大,可以忽略。 文库专用 * 例4.描述图示地区干燥度(蒸发量与降水量之比)分布规律,并指出其成因。(提示:分东段、西段分别描述)(12分) 东部:干燥度由东南向西北增加(2分)。原因:自东南向西北受夏季风影响逐渐减弱(2分),降水量逐渐减少(2分); 西部:干燥度由西南向东北增加(2分)。原因:气流遇山地(祁连山)抬升(2分) ,降水由西南向东北减少(2分)。 自东南向西北增加 自西南向 东北增加 文库专用 * 例5(2007年北京文综卷)描述图示地区年降水量分布状况。(6分) 自中部(天山山脉)向其南北两侧递减。 降水量较少;天山北坡降水量比南北坡多。 三. “面”状分布图答题方法 描述该地理事物的分布范围和走向,即东南西北的界限和走向;多个地理事物还要描述其相对方位。 或该地理事物在某地理事物的分布方位。 如黄土高原分布范围是东起太行山、西至祁连山以东、北起长城、南至秦岭。 如东北平原在大兴安岭以东,长白山以西。 例1.读图,回答下列问题。(08北京卷) (1)描述图示地区主要地形区的分布状况。(6分) 答:阴山山脉位于北部,呈东西走向; 河套平原位于中部,东西延伸; 鄂尔多斯高原位于南部,沙漠广布。 文库专用 * 例2.描述图示地区主要地形区的分布状况。(6分) 北部是黄土高原;中部是东西延伸的渭河平原; 南部是东西走向的秦岭山脉;地势南北高,中部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