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专题一中国文明的起源.ppt

发布:2017-03-21约2.93千字共2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 《历史与社会》 九年级专题复习 专题一:中国文明的起源、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 考点1:我国境内几个重要古人类遗址的区域位置。 元谋人。北京人使用天然火。河姆渡人和 半坡人的定居生活。 考点2:黄帝、炎帝和华夏族,禅让制。 考点3:夏朝的建立(公元前2070年),商代甲骨 文,西周分封制和宗法制。 考点4:春秋战国(BC770年—BC221年)的特点, 孔子和儒学,商鞅变法的意义。 中 考 考 点 炎黄, 尧舜禹 陕西半坡人 浙江 河姆渡人 山顶洞人 北京人(北京周口店) 云南元谋人 特点 原始人 旧石器时代(打制) 新石器时代(磨制) 生活时间 距今约170万年 距今约70万-20万年 距今约三万年 距今约 7000年 距今6000-5000年 距今5000 -4000年 我国境内发现的已知最早人类 使用天然火、群居 会人工取火、氏族 长江流域(温暖湿润)干栏式房屋、水稻、黑陶 黄河流域(干旱少雨)半 地穴房屋、种粟、彩陶 人文初祖、禅让制、大禹治水 河姆渡居民遗址与半坡居民遗址的比较(过着定居生活) 干栏式房屋 半地穴式房屋 想一想:造成这种差别的原因是什么? 元谋人 半坡人 河姆渡人 北京人 山顶洞人 1、半坡和河姆渡的原始居民过上定居生活的最主要原因是 A.农业生产的发展 B.火的使用 C.能建造房屋 D.使用陶瓷 2、稻米在我国有着源远流长的种植史。请你运用所学的历史知识判断,下列哪些地方的先民最早可以品尝到香喷喷的米饭 ( ) A、北京周口店 B、陕西半坡村 C、山东大汶口 D、浙江河姆渡 3、某历史纪录片《半坡原始居民》介绍了半坡人生活的历史信息。其中介绍错误的是 A、生活在长江流域 B、住着半地穴房屋 C、种植粮食作物粟 D、使用磨制石器 A D A 考点2:黄帝、炎帝和华夏族,禅让制。 (1)人文初祖:炎帝和黄帝。(生活在黄河流域) 黄帝(轩辕氏)的功绩:建造宫殿,发明车船,制作衣裳,教人们打井; 炎帝(神农氏)的功绩:发明耒耜,教人农耕,尝遍百草,发明医药,发明陶器。 (2)尧舜禹时期,部落联盟用“禅让”的办法推选 有才德的人当首领。 禅让制――民主推选贤能的人作为部落联盟首领的方法。 传说4000多年前,黄河中下游地区有三位 杰出的部落首领。一位教民农耕,是农业 生产的创始人。为了给人们寻找治病的草药,“尝百草之滋味,一日而遇七十一毒”。 他是 ( ) A、炎帝 B、黄帝 C、蚩尤 D、大禹 A 考点3:夏朝的建立(公元前2070年),商代 甲骨文,西周分封制和宗法制 (1)夏朝——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夏朝的建立,标志着我国早期国家产生。禹传位于启,从此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 (2)商朝甲骨文(刻写在龟甲和兽骨上)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记录和反映了商朝的政治和经济情况,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就是从商朝开始的。 分封制与宗法制的作用: (3)西周政治制度—分封制、宗法制 (东周崩溃) 分封制:将周王直接统治外的地区,封赐给亲属、功臣等,建立诸侯国。 宗法制:是周代分封制的基础,它是根据血缘关系的亲疏远近来决定继承权的制度。 诸侯义务:诸侯必须服从国王命令,交纳贡品,拱卫疆土,管理地方事务,保卫周王室。 核心:嫡长子继承制。 ①巩固周王室的统治, ②密切了周王室和各诸侯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联系。 中考真题 1、构成中国的内聚性的又一重要因素是,存在着一种可追溯到数千年前,最古老的商朝的书面语”,句中“商朝书面语”是指 ( ) A、甲骨文 B、大篆 C、小篆 D、隶书 2、《左传》记载:在一个重要的仪式上,司空冉季代表周天子向周武王之弟康叔分赐疆土,司徒陶叔代表周天子向康叔分赐平民、奴隶。这一仪式反映出西周实行的制度是 ( ) A、禅让制 B、世袭制 C、奴隶制 C、分封制 A D 考点4:春秋战国(BC770年—BC221年)的特点,孔子和儒学,商鞅变法的意义。 1.东周(BC770年—BC221年),又称春秋战国时期。 春秋战国时期的特点: ①经济上:开始使用铁农具和牛耕技术,生产力水平提高。 ②政治上:变革与争霸。 ③思想上:百家争鸣。 总体特征:大变革、大动荡 2.儒家思想及代表人物: 代表人物:孔子(创始人)、孟子 主要主张:孔子思想——?“仁”(核心)、“德”、“礼”。孔子还提出“有教无类”、“因材施教”、“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等教育主张。 孟子思想——“仁政”、“民贵”“君轻”。 儒学: ①创立于春秋; ②秦统一天下后“焚书坑儒”;使儒家学说遭受打击; ③汉武帝时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逐渐成为中国古代社会的正统思想,对后世影响极大。 3.春秋五霸 最早称霸的是齐桓公,葵丘会盟,正式确立了霸主地位。 4.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