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7201综放工作面回采作业规程定稿(终稿).doc

发布:2017-10-08约5.05万字共8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目 录 第一章 地质资料与矿压观测资料 1 1.1 地质资料 1 1.2 矿压资料及支护设计 3 1.3 巷道布置 4 第二章 采煤方法和回采工艺 5 2.1 采煤方法 5 2.2 回采工艺 5 第三章 循环作业、劳动组织、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14 3.1 循环作业 14 3.2 劳动组织 14 3.3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14 第四章 主要生产系统 20 4.1 材料运输系统 20 4.2 运煤系统 20 4.3 排水系统 21 4.4 供电系统 21 4.5 通风防尘系统 30 第五章 主要安全技术措施 42 5.1 一般规定和标准化要求 42 5.2 重要措施 42 5.3 顶板管理 43 5.4 割煤、放煤 48 5.5 防治水 50 5.6 冲击矿压防治 51 5.7 运输 52 5.8. 支架检修 53 5.9 绞车运输 55 5.10 输送机管理 57 5.11 更换设备大件安全技术措施 61 5.12 其它 68 第六章 煤质管理 73 6.1 煤质要求 73 6.2 煤质管理措施 73 第七章 避灾路线及应急预案 74 7.1 避灾路线 74 7.2 事故应急预案 74 第一章 地质资料与矿压观测资料 1.1 地质资料 1、7201综放工作面煤层底板等高线图(附后)。 2、7201综放工作面综合柱状图(附后)。 3、7201综放工作面及巷道实测剖面图(附后)。 4、7201综放工作面井上下对照图(附后)。 5、7201综放工作面回采地质说明书(表1-1) 表1-1 7201工作面回采地质说明书 概 况 采区名称 东二采区 工作面编号 7201工作面 工作面 位 置 地 面 该面位于龙西大队、南菜园以南。且地面人工沟渠纵横交错。 井 下 位于7143工作面以北。 地面建筑物对回采影 响 地面人工沟渠交错,对工作面回采无影响。 工作面四邻对回采影 响 7143工作面回采后,对该工作面回采有影响。 长度(m) 473 宽度(m) 127/66/85 面积(m2) 51312.0 煤 层 煤层名称 煤层厚度(m) 夹矸厚度(m) 煤层产状( o) 煤质编号 7煤 最大 最小 平均 最大 最小 倾向 85 气煤 11.0 8.0 10 1.3 0 倾角 10 煤层特征: 黑色光泽暗粉未状以暗煤为主,少有亮煤及炭自上而下煤质渐。 煤质 Mad(%) Ad(%) Vdaf(%) St.d(%) Qb.ad(Mj/Kg) 1.74 13.51 37.53 0.56 26.49 储量预算 煤层 平面积(m2) 倾角(o) 斜面积(m2) 厚度(m) 容 重 (t/m3) 工业储量( t ) 设计回收率(%) 地损率(%) 可采储量(t) 7 51312 10 52103 10 1.36 709309 93 7 527726 地质构造情况 该工作面运输巷在掘进过程揭露4条正断层产状分别为H=3m ∠70°、 H=4m ∠70°、 H=2.5~5m ∠70°、 H=2.5m ∠60°。轨道巷揭露1条正断层产状分别为H=0.5~2.5m ∠85°。切眼揭露1条正断层产状为 H=5m ∠70°。在轨道巷和运输巷均揭露一处火成岩厚2~7m。 煤层顶、底岩性及特征 类 别 岩石名称 厚度(m) 岩 性 特 征 顶板 伪顶 直接顶 粉砂岩 2.47 深灰色,含植物化石,袋羊齿FeS2结核发育。 老顶 细砂岩 4.60 深灰色,含植物化石,带羊齿黄铁矿结核发育。 底板 伪底 直接底 粉砂岩 1.37 灰黑色,富植物根化石及叶化石具FeS2。 老底 细砂岩 1.70 灰色,细水平层理发育,以石英、长石为主,泥质胶结,具羊齿化石。 备注: 水文地质情况 矿井含水系数 0.65 预计正常涌水量(m3/h) 2~3 预计最大涌水量(m3/h) 5 充水原因分析 7煤顶、底板砂岩裂隙水。 其它开采技术条件 瓦斯含量(cm3/g) 0.082~0.48 地温(℃) 35 煤尘爆炸指数 Vdaf=39~45%,有爆炸危险性,加强防尘。 煤层自燃情况 该煤层为易自燃煤层,自燃期一般3~6个月。 地 压 详见矿压资料。 存在问题及建议 地温高,加强通风,降低温度。 运输巷和切眼靠近断层,应加强工程质量管理。 过断层时,必须严格按措施执行。 附图 1、7201工作面煤层底板等高线图(1:1000) 2、7201工作面剖面图 (1:200 ) 3、72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