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理工大学工程抗震大作业.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大连理工大学工程抗震大作业
姓 名:潘显兵
奥鹏卡号:201103897513
学习中心:海 宁
题目二:四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建造于基本烈度为8度区域,场地为Ⅰ类,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三组,结构层高和曾重力代表值见下图。取一榀典型框架进行分析,结构的基本周期为0.56s。
要求:各层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
解:查《建筑设计抗震规范》表5.1.4-1.2知,8度多遇地震,αmax=0.16??????? 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三组,Ι类场地,取Tg=0.35sTg=0.35<T1=0.56s<5Tg=1.75s??????? α1=(Tg/T1)rη2αmax=(0.35/0.56)0.9×1.0×0.16=0.105≈0.11查《建筑设计抗震规范》表5.2.1知,T1=0.56s>1.4Tg=1.4×0.35=0.49s取δn=0.08 T1+0.07=0.08×0.56+0.07=0.11总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FEk=α1Geq=0.11×(1122.7+1039.5+1039.6+831.6)×85%=377.12KN各楼层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Fi=GiHiFEk(1-δn)/∑GjHj? (i=1,2,3…n)∑GjHj=831.6×14.44+1039.6×11.08+1039.5×7.72+1122.7×4.36=36446.98KN·mF4k=[831.6×14.44×377.12×(1-0.11)]/36446.98=110.58KNF3k=[1039.6×11.08×377.12×(1-0.11)]/36446.98=106.08KNF2k=[1039.5×7.72×377.12×(1-0.11)]/36446.98=73.90KNF1k=[1122.7×4.36×377.12×(1-0.11)]/36446.98=45.08KN
题目二图片
题目三:抗震设防总体要求有哪些,分别加以详细阐述。并谈谈你对结构抗震措施的一些了解。
答:
1、甲类建筑,地震作用应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其值应按批准的地震安全性评价结果确定;抗震措施,当抗震设防烈度为6~8度时,应符合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提高一度的要求,当为9度时,应符合比9度抗震设防更高的要求。
2、乙类建筑,地震作用应符合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抗震措施,一般情况下,当抗震设防烈度为6~8度时,应符合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提高一度的要求,当为9度时,应符合比9度抗震设防更高的要求地基基础的抗震措施应符合有关规定。对较小的乙类建筑,当其结构改用抗震性能较好的结构类型时,应允许仍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采取抗震措施。
3、丙类建筑,地震作用和抗震措施均应符合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
4、丁类建筑,一般情况下,地震作用仍应符合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震措施应允许比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适当降低,但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时不应降低。
结构抗震措施:
1.梁的截面尺寸,宜符合下列各项要求:
(1)截面宽度不宜小于200mm;
(2)截面高宽比不宜大于4;
(3)净跨与截面高度之比不宵小于4.
2.采用梁宽大于柱宽的扁梁时,楼板应现浇,梁小线宜与柱中线重合,扁梁应双向布置,且不宜用于一级框架结构。扁梁的截面尺寸应符合下列要求,并应满足现行有关规范对挠度和裂缝宽度的规定:
3.梁的钢筋配置,应符合下列各项要求:
(1)粱端纵向受拉钢筋的配筋率不应大于2.5%。且计入受压钢筋的梁端混凝土受压区高度和有效高度之比,一级不应大于0.25.二、二级不应大于0.35.
(2)梁端截面的底面和顶面纵向钢筋配筋量的比值,除按计算确定外,一级小应小于0.5,二、三级不应小于O.3.
(3)梁端箍筋加密区的长度、箍筋最大间距和最小直径应按表12-29采用,当梁端纵向受拉钢筋配筋率大于2%时,表中箍筋最小直径数值应增大2mm.
4.梁的纵向钢筋配置,尚应符合下列各项要求:
(1)沿梁全长顶面和底面的配筋,一、二级不应少于2φ4,且分别不应少于梁两端顶面和底面纵向配筋中较大截面面积的1/4,三、四级不应少于2φ12;
(2)一、二级框架梁内贯通中柱的每根纵向钢筋直径,对矩形截面柱,不宜大于柱在该方向截面尺寸的1/20;对圆形截面柱,不宜大于纵向钢筋所在位置柱截面弦长的1/20.
5.梁端加密区的箍筋肢距,一级不宜大于200mm和20倍箍筋直径的较大值,二、三级不宜大于250mm和20倍箍筋直径的较大值,四级不宜大于300mm.转自学易网
6.柱的截面尺寸,宜符合下列各项要求:
(1)截面的宽度和高度均不宜小于300mm;圆柱直径不宜小于350mm.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