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程时间与速度”教学设计.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路程、时间与速度”教学设计
南阳路第三小学 李振亚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教材四年级上册第62-63的内容。
【基于标准】
通过观察、操作,归纳和总结出行程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并能运用关系式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基于对教材的理解】
路程、时间与速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十分广泛,是学生今后学习行程问题解决问题的基础。教材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用学校刚举行过的运动会情景安排了不同的问题让学生判断谁跑得快?从而让学生归纳出路程、时间与速度三个数量之间的关系:速度=路程÷时间。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把原有一些感性认识和一些生活经验进行概括总结,理解掌握路程时间与速度之间的相互关系,并运用路程时间与速度之间的相互关系更好地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基于对学生的调查、研究与思考】
在学习这部分内容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整数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具备了除数是两位数除法的计算能力,能独立解答求每分钟行多少米的应用题,在已有的生活实践中,获得了初步感知路程、时间、速度的经验,能模糊地感觉到它们之间可能存在的一定关系,这些知识、能力及经验为学生建构行程问题中的数量关系模型,解决相应的应用题提供了前提条件,但受原先数量的单位的影响,学生做到准确掌握速度单位的表示方法有一定的困难。
【学习目标】
1、通过分析运动会成绩表,会结合情境中用自己的语言正确表述速度的含义和单位,会利用路程÷时间=速度求速度。
2、学习丁勇参赛的往返路线图,正确掌握路程=速度×时间,时间=路程÷速度。
3、根据路程、时间与速度的关系,能正确灵活地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难点
项目
(路程) 200米径赛 姓名 李林 王盛 张方 刘刚 何亮 时间 42秒 47秒 40秒 49秒 50秒 表1:
表2:
项目
(时间) 1分钟往返跑 姓名 李明 丁勇 方敏 刘志 丁伟 路程 270米 360米 240米 230米 280米
(1)两个分别是谁跑的最快?他们每秒钟各跑了多少米?
(2)速度单位与我们学过的单位有什么不同?你还知道哪些速度单位?
(3)(200米、360米)这些数各表示什么?怎样求速度?
检测:是否理解速度的意义和单位表示方法,是否会求速度。
2、师:丁勇乘火车到南昌参赛,赛后乘坐客车返回九江。
检测:是否正确掌握路程=速度×时间,时间=路程÷速度。
3、(1)请把表格补充完整。
路程 180千米 300千米 5秒 2时 速度 300千米/分 90米/分
项目
(路程) 200米径赛 姓名 李林 王盛 张方 刘刚 何亮 时间 42秒 47秒 40秒 49秒 50秒
项目
(时间) 1分钟往返跑 姓名 李明 丁勇 方敏 刘志 丁伟 路程 270米 360米 240米 230米 280米
师:从表中,你能得到哪些数学信息呢?
引导学生发现:
表1中张方跑的最快,因为他用的时间最短。
表2丁勇跑的路程最长,所以他跑的最快。
师:到底张方和丁勇谁跑的最快呢?他们每秒钟各跑了多少米?
引导学生列出算式:
张方:40秒跑200米,他每秒跑5米,列式:200÷40=5(米)。
丁勇:1分跑360米,他每秒跑6米,列式:1分=60秒 360÷60=6(米)
所以丁勇跑的快。
(板书)
200÷40=5(米)
1分=60秒
360÷60=6(米)
师:这些数各表示什么?一起听智慧老人说说吧!
(智慧老人讲解)200米、360米是他们跑的路程,40秒、1分钟是他们用的时间,每秒行5米,每秒行6米分别是它们的速度。
师:他们的速度用另一种形式表示为:5米/秒、6米/秒。
板书:5米/秒、6米/秒。
(设计意图:在这张表中我们能很快看出,在200米相同的路程中,张方所用的时间最短,所以这个项目里应该选张方.在这里我主要是想让学生比较一下,在路程相同的情况下要比较时间,时间越短速度越快。
学生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通过观察、分析、比较、思考,从表1中得出200米径赛中张方最快,因为他用的时间最少,而1分钟定时往返跑中丁勇跑的路程最长,所以他跑的最快,从而领会“路程一定时,时间越短速度越快;时间一定时,路程越长速度越快。”路程、时间都不相同,又怎么比呢?情境条件和已有知识的矛盾、冲突,点燃了学生的好奇心和发现欲,也激发了他们畅谈选择理由的愿望,积极调动原有知识和经验来解决问题----那就是要找一个统一的标准:他们每秒钟各跑了多少米?速度的概念应运而生。)
(2)掌握速度单位。
师:速度单位与我们学过的单位有什么不同?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