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L-2ABSL-2生物安全实验室病毒实验室培训知识点.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BSL-2/ABSL-2生物安全实验室/病毒实验室 培训知识点
基本要求BSL-2实验室培训
?申请人具备3个月以上的细胞室工作经验;能够严格遵守本单位及实验室生物安全规程;既往无不良安全行为记录。
特别要求BSL-2+实验室培训
除满足基本要求外,还应具备以下条件:申请人参加过BSL-2实验室培训,并具备3个月以上BSL-2实验室工作经验。
特别要求ABSL-2实验室培训
除满足BSL-2+实验培训要求外,还应具备以下条件:已取得上海市实验动物上岗证;或参加过上海巴斯德研究所实验动物上岗培训并考试合格
生物安全
?狭义指现代生物技术的研究、开发、应用以及转基因生物的跨国越境转移可能对生物多样性、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产生潜在的不利影响。广义指与生物有关的各种因素对社会、经济、人类健康及生态系统所产生的危害或潜在风险。
实验室生物安全
1防止发生病原体或毒素无意中暴露或意外释放的防护原则、技术和行为。
2实验室的生物安全条件和状态不低于容许水平,可避免实验室人员、来访人员、社区和环境受到不可接受的损害,符合相关法规、标准等对实验室生物安全责任的要求。
生物安全
?防止发生病原体或毒素无意中暴露或意外释放的防护原则、技术和行为。
生物安全保障
?单位和个人为防止病原体或毒素丢失、被窃、滥用、转移或有意释放而采取的安全措施。
实验室相关感染
实验室感染主要途径
?注射器针头或其他污染锐器意外接种;液体溢洒和喷溅到皮肤和粘膜;通过口吸移液或用手指或污染的物体触摸口或眼睛从而摄入或接触;动物咬伤和抓伤;吸入传染性气溶胶;
?20%可明确感染的原因;80%是由工作人员操作失误引起;20%是由设备故障引起;80%是不明原因的感染,可能为气溶胶传播感染。
实施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的目的
保护人员和环境免受感染性生物因子的潜在暴露
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体系目标
?保证实验室设施、设备、个体防护装备及相关物品符合国家有关的安全要求,定期检查、维护、更新,确保不降低其设计性能。保证实验工作人员均可得到持续培训及继续教育。提供必要的免疫计划、定期健康检查和医疗保障。
管理体系文件
管理手册,程序文件,标准操作规程、安全手册,记录、标识
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员职责
针对技术方法、程序和方案、生物因子、材料和设备进行定期的内部安全检查;纠正违反生物安全操作规程的行为;在发生感染性物质泄露或其他事故时,协助事故处置和调查;检查和监督实验室废弃物的有效管理与安全处置;检查和监督实验室各项消毒灭菌措施的落实情况。
实验室工作人员
充分认识和理解所从事工作的风险;自觉遵守实验室的管理规定和要求;在身体状态许可的情况下,应接受实验室的免疫计划和其他的健康管理规定;按规定正确使用设施、设备和个体防护装备;主动报告可能不适于从事特定任务的个人状态;不应因人事、经济等任何压力而违反管理规定;有责任和义务避免因个人原因造成生物安全事件或事故;如果怀疑个人受到感染,应立即报告;主动识别任何危险和不符合规定的工作,并立即报告。
风险评估与控制
危险 可能导致死亡、伤害或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或这些情况组合的根源或状态。
风险 危险发生的概率及其后果严重性的综合。
风险评估 评估风险大小及确定是否可接受的全过程。
风险控制 为降低风险而采取的综合措施。
危险度分级Risk Group
Risk Group Individual Risk Community Risk
I No or Low No or Low
II Moderate Low
III High Low
IV High High
病原微生物分类与防护水平
第一类 能够引起人类或者动物非常严重疾病的微生物,以及我国尚未发现或者已经宣布消灭的微生物。Smallpox
第二类 能够引起人类或者动物严重疾病,比较容易直接或者间接在人与人、动物与人、动物与动物间传播的微生物。HIV
第三类 能够引起人类或动物疾病,一般情况下对人、动物或环境不构成严重危害,传播风险有限,实验室感染后很少引起严重疾病,并具备有效治疗和预防措施的微生物。HBV
第四类 在通常情况下不会引起人类或者动物疾病的微生物。Mouse Leukemia Virus
病毒培养:指病毒的分离、培养、滴定、中和试验、活病毒及其蛋白纯化、病毒冻干以及产生活病毒的重组试验等操作。利用活病毒或其感染细胞(或细胞提取物),不经灭活进行的生化分析、血清学检测、免疫学检测等操作视同病毒培养。(如大量活菌操作)
动物感染实验:指以活病毒感染动物的实验。
动物感染实验未经培养的感染性材料的操作:指未经培养的感染性材料在采用可靠的方法灭活前进行的病毒抗原检测、血清学检测、核酸检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