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精气阴阳学说(新).ppt

发布:2017-08-16约7.8千字共8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相生关系:又称母子关系 “生我”者为母,“我生”者为子。 ??? 1)相克,是指五行之间存在着有序的递相克制、制约的关系。 ??? 2)次序: 3)“所胜”、“所不胜”关系: “克我”者为我“所不胜”, “我克”者为我“所胜”。 (2)五行相克 五行制化,是指五行之间既相生,又相克,以维持平衡协调,推动事物间稳定有序变化与发展的关系。??????? ?? 没有生,就没有事物的发生和成长;没有克,就不能维持事物间的正常协调关系。 生中有克,克中有生,相反相成,为五行制化。 (3)五行制化 2、五行生克异常: (1)相生关系的异常 “母病及子” “子病及母” “相乘” ??? 1)含义:相乘,是指五行中一行对其所胜一行的过度制约。又称“倍克”。 (2)相克关系的异常 相乘 ? 2)次序:相乘的次序与相克相同,即木乘土,土乘水,水乘火,火乘金,金乘木。 “相侮” ??? 1)含义:五行相侮,是指五行中一行对其所不胜一行的反向制约。又称“反克”。 ??? 2)次序:木侮金,金侮火,火侮水,水侮土,土侮木。 相乘与相侮成因: “太过”和“不及”两种情况。 ??? 金 木 土 不及 太过 以木为例图示 木乘土 木侮金 土侮木 金乘木 克 克 五行制化图中,木以(+)生火,则火得生为(++);火 以(++)生土,则土得生应 为(+++),但木以(+) 克土,土被克则还有(++); 土以(++)生金,金得生则 应为(+++),但火以(++)克金,则金被克还有(+);金以(+)生水,水得生则为(++),但土以(++)克水,则水实为(0);同时金以(+)克木,则木原(+)之亢盛因被克而复得平也为(0)。至此,五行中的每一行都发生了变化,但变化的结果在五行系统的整体是(0),即稳定不变。 木 火 土 金 水 + ++ ++ + 0 0 三、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应用 (一)说明人体的生理功能。 1.确立天人合一的五脏系统(系统结构理论) 天人相应的整体观:天地、时空、自然、人体 建立了以五脏为中心的人体结构系统。 自 然 界 五行 人 体 五方 五 气 五 化 五 色 五味 五 季 五脏 五 腑 五官 五 体 五 志 東 風 生 青 酸 春 木 肝 胆 目 筋 怒 南 暑 長 赤 苦 夏 火 心 小肠 舌 脈 喜 中 濕 化 黃 甘 季 土 脾 胃 口 肉 思 西 燥 收 白 辛 秋 金 肺 大肠 鼻 皮 悲 北 寒 藏 黑 鹹 冬 水 腎 膀胱 耳 骨 恐 天人一体 五脏一体 肝 心 脾 肺 肾 2.说明五脏的生理功能与相互关系 肝 心 脾 肺 肾 (二)说明五脏病理变化 1、子母相及的传变 心病 肝 病 肺病 脾病 肾病 ???????????????????????????????????????????????????????????????????????? 2、相乘相侮的传变 太过 不及 相 乘 太过 不及 相 侮 (三)用于疾病的诊断 ??? 五行学说以事物五行属性归类和生克乘侮规律确定五脏病变的部位。? 如:面青、喜酸、脉弦 肝病 面赤、喜苦、脉洪 心病(心火亢盛) (四)指导疾病的防治与用药 1.控制疾病的传变 ??? 如“见肝之病,则知肝当传之于脾,故先实其脾气。” 中医治则:截断理论 2.确定治则治法(重点) ??? (1)根据相生关系确定的治则与治法 ??? ① 治则:虚则补其母——适用于母子关系的虚证 肾—肝 脾—肺 ??   实则泻其子——适用于母子关系的实证??? ??? 肝—心 A. 滋水含木法(补肾养肝法)—滋肾阴以养肝阴 ? B.益火补土法(温补脾肾法)—温肾阳以补脾阳 C.培土生金法(健脾补肺法)—补脾气以养肺气 D.金水相生法(滋养肺肾法)—肺肾阴虚证 ② 常用治法: (2)根据相克关系确定的治则与治法 ??? ① 治则: ??? 抑强——适用于太过所致的相乘与相侮 ??? 扶弱——适用于不及所致的相乘与相侮 ?? 抑木扶土法(疏肝健脾法) ——适用于肝郁脾虚(肝脾不和) ??? 培土制水法(健脾利水法) ——适用于脾虚不运、肾水泛滥之水肿 ??? 佐金平木法(泻肝清肺法) ——适用于肝火犯肺证 ??? 泻南补北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