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国红)高三《经济生活》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和第四单元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复习.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 《经济生活第三四单元 》复习 海盐县元济高级中学 海盐县教育局教研室 曹国红 (嘉兴市学科带头人) 讲授者 手机Q Q:116322577,171851198 收入分配 决定 反作用 生产 个人收入分配 按劳分配(含义、原因、意义) 其他分配方式 按个体劳动所得 按生产要素分配—贡献 直接影响 效率—促进发展 公平—相对平等 关系 原因 措施 提高效率 促进公平 国家收入分配 财政 财政 关系 收入 支出 作用 税收及种类 依法纳税 含义—基本特征 作用 种类—增值税、个税 公民的基本义务 违反税法行为 第三单元 收入与分配 知识框架 初次分配 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指国民收入在物质生产领域内部进行的分配。国民收入经过初次分配,分为两个组成部分:一部分是物质生产领域劳动者的个人收入,包括工资、奖金、福利费用和农民或其他劳动者的收入,它属于生产者及其家属个人消费所需的必要产品;另一部分是生产单位和社会的纯收入,包括上缴国家的税 金和利润、支付的利息和企业税后利润、利润留成或公积金、公益金等,属于国民收人扣除必要产品后的剩余。国民收入经过初次分配形成了国家、企业或集体、物质生产部门、劳动者的原始收入,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直接关系到国家、生产单位和劳动者个人三方面的经济利益,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积累基金和消费基金的比例。 再分配 再分配在全社会范围内进行的。主要形式有:①财政支出。通过财政预算,一方面以利润和税金的形式集中一部分国民收入;另一方面又把集中起来的国民收入通过财政补贴、支付非生产部门劳动者工资等形式分配到各部门、各地区去,以满足社会生产,发展科学、文化、教育事业,进行行政管理和加强国防等方面的需要。②信贷。以偿还为条件,通过筹集社会闲散资金贷放给使用单位来实现再分配的过程。③价格。国家通过指令性价格、指导性价格和市场调节价等多种价格形式,建立合理的价格体系,实现国民收入的再分 配。此外,各种劳务付费、居民之间的馈赠、生产单位直接举办的各种福利事业,也可影响国民收入再分配。国民收入的再分配,最后形成生产单位、非生产单位和居民的最终收入。 最终分配 国民收入的最终分配国民收入经过初次分配和再分配以后,最终分配到积累和消费两个方面。主要是正确制定积累基金和消费基金的比例,使积累基金和消费基金的需求总额同国民收入供给总额相平衡,使积累和消费的价值形态和实物形态相适应,并安排好积累基金内部和消费基金内部的结构,以保证生产的不断扩大和群众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 市场经济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市场调节:市场配置资源 决定性作用 宏观调控:政府配置资源 经济全球化 优势:价格、供求、竞争机制 局限: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 实现 资源优化配置 导致 社会资源浪费 规范市场秩序(诚信) 加强宏观调控 原因、含义、目标 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行政手段 要 求 含义、表现 跨国公司的作用 经济全球化影响(辩证分析) 要求我国 积极参与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 世贸的地位、作用和基本原则 不断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 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发要 展求 科学发展观 地位、科学内涵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4点)☆ 公有制为主体(标志) 共同富裕 (根本目标) 强有力的宏观调控 第四单元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互补 知识框架 二、重点知识 2009年浙江省高考, 结合材料二、三,运用“经济全球化”的有关知识,阐述反对贸易保护主义的道理。(10分) 2010年浙江省高考,根据材料一的信息,运用社会再生产的知识,分析材料二中的浙江省政府有关经济举措对统筹城乡发展的积极作用。(l4分) 2011年浙江省高考,运用劳动和就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有关知识分别评析三位同学的观点。(14分) 2012年浙江省高考,结合上述材料,运用公司经营和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有关知识评析材料三中小林同学的观点。(13分) 2013年浙江省高考,结合材料,运用“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有关知识,说明如何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到经济建设中。(12分) 2014年浙江省高考,运用公司经营与发展知识,简述B集团华丽转身对企业转型升级的启示。(12分) 嘉兴市一模40题第2小题:结合材料一,简述发展互联网经济对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意义。(10分) 从两道主观题说起: 嘉兴市二模40题第2小题:结合材料一、二,运用国家财政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有关知识,阐述实施机器换人战略的道理。(12分) 重点知识 怎样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考点整合) 1.总体指导方针:市场调节+宏观调控 2.对内: (1)指导思想: (2)根本途径: (3)主攻方向: (4)重中之重: (5)基本国策: 3.对外: 积极应对经济全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