娄底观光农业论文.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湖南娄底休闲农业现状评价与发展对策
李亦健
(浙江大学求是学院工科试验班0904 3090101475)
摘要:本文从娄底市新农村建设,解决三农问题,促进休闲农业发展的角度出发,简述了娄底市发展休闲观光农业资源丰富,潜力较大的现状与优势,探讨了休闲农业对于促进农民增收、产业经营、城乡交流等方面的意义,指出了娄底市休闲农业发展中效益不足,环境破坏等一系列问题,提出了作者的一些看法与建议。
关键词:娄底市 休闲农业 发展现状 意义 问题 对策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农业大国,农业地域辽阔,自然景观优美,农业经营类型多样,农业文化丰富,乡村民俗风情浓厚多彩,在我国发展休闲农业具有优越的条件、巨大的潜力和广阔的前景。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发展不仅可以充分开发农业资源,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延长农业产业链,带动农村运输、餐饮、住宿、商业及其他服务业的发展,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增加农民收入,致富农民,而且可以促进城乡人员、信息、科技、观念的交流,增强城里人对农村、农业的认识和了解,加强城市对农村、农业的支持,实现城乡协调发展。
一、娄底休闲农业现状简介
娄底市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和灿烂文化,环境优美,生态条件优越,旅游资源丰富,形成了以粮油、生猪和草食动物、蔬菜加工为主导,中药材、竹木、茶叶加工为骨干的特色优势农业产业带和规模生产基地,有得天独厚的资源。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对发展休闲农业十分重视,把其作为增加农民收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工作来抓,出台了一系列措施,有力地推动了全市休闲农业的发展。经过近三年的努力,休闲农业企业增多、规模扩大。我市休闲农庄已由2006年的80余家发展到2009年的238家,年经营收入在50万元以上的休闲农庄已由10余家发展到40余家,娄底神龙山庄、顺鑫山庄、仙女山庄、新天地农庄、涟源龙山山庄、南芙山庄,年经营收入都在500万元以上。以娄星区、娄底经济开发区为中心,上规模、上档次的休闲农庄层出不穷,新化、双峰、冷水江在休闲农庄规模建设上也有新的突破。一些由“一家一户”的“农家乐”正在向以农庄为主的休闲农业产业发展。
二、娄底休闲农业的发展意义
1、有利于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提高农民素质,增加农民收入。
休闲农业已成为农民致富的新渠道。目前我市休闲农业与农民合作经营主要有三种方式:一是农民以土地入股休闲农庄获得红利,农民又在农庄就业得到工资收入;二是农庄租赁农民的土地,再聘用农民到农庄从事种养或服务业,目前以这种形式居多;三是农庄与农户签订种养协议,农民为农庄提供特色农产品。据调查,一个年接待消费者5万人次的休闲农庄,可实现经营收入400-500万元,直接或间接安置农村劳动力100余名。
2、有利于促进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
观光农业的发展首先促进了农村旅游业的发展,使农村经济不再是单一的农田经济。休闲农业休闲农业市场前景广阔,社会经济效益显著,是吸纳社会融资的新平台。自娄底市休闲农业发展以来,多种投资主体参与融资,尤其民间资本投入增多。一些乡镇企业家、工矿企业主、房地产开发商,在掘得“第一桶金”后,转向投资开发休闲农业,如娄底市的神龙山庄、顺鑫山庄、新天地农庄、龙山山庄、南芙山庄、紫鹊界梯田演艺中心、双峰新宇山庄等,均是这些老板投资开发建设的。同时以村镇集体为主,农民广泛参与的新模式也正在悄然兴起。
3、有利于促进城乡交流,改善农村生态环境。
现代农业不仅具有生产性功能,还具有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以及为人们提供观光、休闲、度假的生活性功能。随着收入的增加,闲暇时间的增多,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竞争的日益激烈,人们渴望通过多样化的旅游来调和心态,特别是在麻木了城市文明和钢筋混凝土构建的现代人文景观之后,人们更希望能够找到一处远离城市喧嚣的“世外桃源”,在典型的田园风光中,享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惬意,全身心地放松自己。观光农业便于农村实现整体开发与整体宣传,旅游活动的另一大好处便是加快信息的流通,缩小城乡的差距。
三、观光农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娄底市休闲农业近几年虽有一定的起色,但在全湖南省仍处于中下水平,发展速度较慢,竞争力不强,后劲不足,某些农庄甚至已关门歇业。造成发展劣势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点:
1、休闲农业整体效益偏低,农民增收乏力。
根据娄底休闲农业统计数据,虽然总量较为可观,但整体效益(即平均效益)偏低。一是因为虽然具备一定规模的休闲农庄较多,但星级农庄不足,具有较大规模的休闲农庄较少,产生的影响和知名度较小,缺少真正可以独当一面的品牌农庄或是品牌旅游点。二是虽然休闲农业的效益总量较为客观,但休闲农庄的年平均效益偏低,具有较大规模效益的休闲农庄较少。农庄的平均营业收入低,农庄直接带动以农民为主的就业人员不足、农庄接待休闲消费者也没有预计的数量。可见,休闲农业目前给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