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上学期物理月考试卷[] 沪粤版.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学校 班级
学校 班级 姓名 学号
初二物理第三次月考试卷2005.12
(本试卷满分120分 考试时间100分钟)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每小题3分 共39分)
题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1.在日常生活中,常用“高声大叫”、“低声细语”来形容人说话的声音,这里的“高”、“低”是指声音的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音调和晌度
2.通常,人们会从噪声的产生、传播及接收三个环节控制噪声,下列措施中,属于在
产生环节控制噪声的是
A、临街的房屋安装隔音玻璃
B、学校附近禁止汽车鸣笛
C、在高噪声环境下工作的人戴耳罩
D、在公路两侧设置屏障墙
3.物态变化现象在一年四季中随处可见,下列关于这些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A、春天的早晨经常出现大雾,这是汽化现象,要吸收热量
B、夏天用干冰给运输中的食品降温,这是应用干冰熔化吸热
C、秋天的早晨花草上出现的小露珠,这是液化现象,要吸收热量
D、初冬的早晨地面上会出现白白的一层霜,这是凝华现象
4.下列措施中,能使蒸发变快的是
A、给盛有水的杯子加盖
B、把新鲜的蔬菜装入塑料袋中
C、把湿衣服放在通风的地方
D、把蔬菜用保鲜膜包好后放入冰箱
5.如图所示,甲、乙、丙三种固体质量相等,加热过程中,相同时间内吸收的热量相等,从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可以判断
A、甲、乙、丙都是晶体
B、乙是晶体,甲、丙是非晶体
C、乙是非晶体,甲的熔点比丙低
D、乙是非晶体,甲的熔点比丙高
6.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A、小孔成像 B、教室里的黑板“反光”
C、在太阳光照射下,地面上出现大树的影子
D、斜插入水中的筷子,从水面上看,水下部分向上弯折了
7.如图所示,一束光线射向平面镜,那么这束光线的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大小分别为
A、40° 40° B、40° 5O°
C、50° 4O° D、50° 50°
8.物体到平面镜镜面的距离是2m,则该物体在平面镜中的像到镜面的距离是
A、1m B、2m C、3m D、4m
9.下列四个词语所描述的光现象中,表示能自行发光的是
A、金光闪闪 B、红光满面 C、火光冲天 D、波光粼粼
10.如图所示的四种情景中,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
11.在探究近视眼视力矫正问题时用图的装置模拟眼睛,烧瓶中的着色液体相当于玻璃体,烧瓶左侧紧靠瓶壁的凸透镜相当于晶状体,右侧内壁相当于视网膜。图中的四幅图是一些同学描绘近视眼矫正的方法和光路,其中能达到近视眼矫正目的的是
12.如图所示,凸透镜的焦距为8cm,当物体AB
放在该凸透镜主轴上距离凸透镜12cm的位置处时,调整光屏的位置使光屏上出现该物体清晰的像,则在光屏上得到一个
A、倒立放大的实像 B、倒立缩小的实像
C、正立放大的实像 D、正立放大的虚像
13.如图是用来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示意图(屏未画出),当蜡烛和透镜放在图示位置时,通过移动光屏,可以在光屏上得到与物体等大的像。若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移到刻度为30cm处,则40
30
20
10
50
60
70
80(cm)
B、移动光屏,可以在屏上得到倒立缩小的像
C、移动光屏,可以在屏上得到正立放大的像
D、不论光屏移到什么位置,都不能在屏上得到清晰的像
二、填空题(每1分 25分)
1.一物体在1min内振动了180000次,则该物体振动的频率为__________Hz。
2.写出以下物态变化的名称:碘粒被加热变成紫色的气体,属于_____________现象;冬天水面结冰,属于____________现象。
3.一束光线从玻璃射向空气,如图所示,则折射角为______________。
4.由于光的_____________现象,教室里不同位置上的同学都能看到黑板上的粉笔字。(填“漫反射”或“镜面反射”)
5.如果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夹角是60度,则反射角是_________度。
6.如图所示,温度计的示数为____________℃。
7.穿白上装、红裙子的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