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装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司.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包装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发布
目 录
前 言 1
1 包装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适用范围 2
2 包装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结构 2
3 包装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的评价基准值和权重值 5
4 包装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考核评分计算方法 10
4.1 定量评价指标的考核评分计算 10
4.2 定性评价指标的考核评分计算 12
4.3 综合评价指数的考核评分计算 12
4.4 包装行业清洁生产企业的评定 13
5 指标解释 14
前 言
为了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指导和推动包装企业依法实施清洁生产,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和避免污染物的产生,保护和改善环境,制定《包装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以下简称“指标体系”)。
本指标体系主要用于评价包装企业的清洁生产水平,作为创建清洁生产先进企业的主要依据,并为企业推行清洁生产提供技术指导。
本指标体系依据综合评价所得分值将企业清洁生产等级划分为两级,即代表国内先进水平的“清洁生产先进企业”和代表国内一般水平的“清洁生产企业”。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本指标体系每3-5年修订一次。
本指标体系由中国包装联合会起草。
本指标体系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负责解释。
本指标体系自发布之日起试行。
1 包装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适用范围
本指标体系适用于以纸、塑料、金属为原料的包装生产企业。
2 包装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结构
根据清洁生产的原则要求和指标的可度量性,本评价指标体系分为定量评价和定性要求两大部分。
定量评价指标选取了有代表性的、能反映“节能”、“降耗”、“减污”和“增效”等有关清洁生产最终目标的指标,建立评价模式。通过对各项指标的实际达到值、评价基准值和指标的权重值进行计算和评分,综合考评企业实施清洁生产的状况和企业清洁生产程度。
定性评价指标主要根据国家有关推行清洁生产的产业发展和技术进步政策、资源环境保护政策规定以及行业发展规划选取,用于定性考核企业对有关政策法规的符合性及其清洁生产工作实施情况。
定量指标和定性指标分为一级评价指标和二级评价指标两个层次。一级评价指标包括资源与能源消耗、产品特征、污染物产生、资源综合利用以及生产环境、工艺与劳动安全卫生管理五项指标。二级评价指标是一级评价指标之下,代表包装行业清洁生产特点的、具体的、可操作的、可验证的若干指标。
包装行业清洁生产定量、定性评价指标体系框架见图1、图2、图3所示。
图1 包装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结构
图2 包装行业清洁生产定量评价指标体系框架
图3 包装行业清洁生产定性评价指标体系框架
3 包装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的评价基准值和权重值
在定量评价指标体系中,各指标的评价基准值是衡量该项指标是否符合清洁生产基本要求的评价基准。本评价指标体系确定各定量评价指标的评价基准值的依据是:凡国家或行业在有关政策、规划等文件中对该项指标已有明确要求值的就选用国家要求的数值;凡国家或行业对该项指标尚无明确要求值的,则选用国内包装行业近年来清洁生产所实际达到的中上等以上水平的指标值。本定量评价指标体系的评价基准值代表了行业清洁生产的平均先进水平。
在定性评价指标体系中,定性指标用于评价企业对有关政策法规的符合性及其清洁生产工作实施情况,按“是”或“否”两种选择来评定。
清洁生产评价指标的权重值是衡量各评价指标在整个清洁生产指标体系中所占的比重,根据该项指标对包装企业清洁生产实际效益和水平的影响程度及其实施的难易程度来确定。
以纸、塑料、金属为原料的包装生产企业的清洁生产评价指标项目、各项指标权重值及评价基准值分别见表1-表4所示。
清洁生产的评价指标将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技术的更新而不断完善,达到新的要求,因此清洁生产评价指标及指标的基准值,也应视行业技术进步趋势进行不定期调整,其调整周期一般为3年,最长不应超过5年。表1 包装行业纸质包装制品 清洁生产定量评价指标项目、权重及基准值
一级指标 权重值 二级指标 单位 权重值 评价
基准值 资源与能源消耗指标 58 原料纸使用量
(纸张、纸板或纸浆等原料) t/万元增加值 35 2.50 粘合剂使用量 kg/万元增加值 3 16.50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