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体育设施的建设现状与思考【参考】.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社区体育设施的建设现状与思考
(班级:体教1101班 姓名:李俊 学号:1104044034 )
【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社会经济、社会生活的发展,我国社会结构不断发生变化,传统的高度集中的城市管理体制已不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小政府、大社会”的趋势使得政府承担的部分职能逐渐向基层社会转变,“单位人”也逐渐向“社会人”转变。社区作为城市基本细胞和城市建设、管理的基础,其功能和作用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社区体育在社区建设中也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社区居民对体育健身的多元需求客观上为开展社区体育提供了广阔的天地。
【关键词】 社区体育;场地设施;对策
1 问题的提出
社区体育主要是在街道办事处的辖区内,以自然环境和体育场地设施为物质基础,以全体社区成员为主要对象,以满足社区成员的体育需求,增进社区成员的身心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区域性群众体育。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体育方面最为突出的现象就是社区,下称社区,体育的迅速崛起。社区体育作为基本公共服务的重要内容,作为城市文明程度和居民生活质量提高的标志,作为社区建设的重要窗口和载体,则越来越显示其特有的功能。而社区的配套体育场地设施则是发展社区体育的基本载体,其相应的建设直接影响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并影响着体育人口的增长。目前:社区缺乏配套的体育场地设施则是一个具有普遍性的人所共知的事实。大多社区居民还是在自家庭院、公路街道、住宅空地、场院等非正规体育场所锻炼身体,现有的社区配套体育场地设施还远远满足不了居民锻炼身体的要求,社区体育场地设施的配套建设缺乏立法保障和标准制约,不能适应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要求。随着社会和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人民群众追求健康的生活方式,锻炼身体的迫切要求与体育场地设施匮乏的矛盾会更加突出。石碶街道作为鄞州区的经济强区,房地产开发迅速的区域,社区体育场地设施配套建设应与城市建设、社区环境、人文景观等相得益彰。本文对石碶街道社区体育场地设施配套建设进行了抽样调查,来研究社区体育场地设施配套建设的现状。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于2005 年9 月开始对石碶街道的4 个社区和社区中的100名居民采用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进行了调查,调查主要指标为,社区居民对社区体育设施配套建设情况所持态度,社区户外体育设施用地面积、室内体育设施用地建筑面积、预留体育设施用地面积、规划体育设施用地面积及社区内体育设施共享状况等。以下为调查的情况。
2.1 调查社区数和调查人数
对社区和社区居民的调查基本情况见表1、表2。
表1 调查社区数和调查人数
社区 北路一村 东方阁小区 香梅家园 东方 个人数 25 25 25 25 表2 社区居民发放问卷数回收率
区域 北路一村 东方阁小区 香梅家园 东方苑 合计 发放数 25 25 25 25 100 回收数 20 18 18 20 76 回收率 80 72 72 80 76 2.2 居民对社区体育设施配套建设所持态度
社区的体育设施配套建设是社区体育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近年来 .随着人民全面奔小康、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闲暇时间日益增多 .体育也以新的形式、新的变化走进百姓生活之中 .体育锻炼已成为人们生活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据统计 .目前石碶街道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口已接近街道内总人口的2/5。居民体育锻炼地点大多在居住社区内。因此,随着更多的社区居民积极参与各项体育锻炼的同时;对现有的社区体育配套设施的数量、质量及功能等方面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以下为石碶街道社区居民对社区体育设施配套建设态度的调查结果:
表3 石碶街道居民对社区体育设施配套建设所持态度调查
相当满意 % 比较满意 % 一般满意 % 较不满意 % 极不满意 % 北路一 6 24 7 28 5 20 5 20 4 16 东方阁 7 28 8 32 9 36 2 8 2 8 香梅家 6 24 8 32 6 24 2 8 3 12 东方苑 4 16 10 40 7 28 2 8 2 8 2.3 石碶街道社区体育配套设施建设总体情况
本研究调查了每个社区的户数和人数,然后根据《城市公共体育设施用地定额指标暂行规定》及《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定》的规定,区级社区需有1.5—2.0 万座位的体育场一个,2000—4000 座位体育馆一座居住小区需配备体育场所200-300m2/千人。以此计算出每个社区区应配套体育设施的用地面积。结果表明见表4.石碶街道只有11.67%的社区足额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