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孩子犯错了,家长和老师不用批评,只要和孩子讲七句话就可以了.doc

发布:2017-03-14约2.34千字共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孩子犯错了,家长和老师不用批评,只要和孩子讲七句话就可以了 2015-11-10?学习型幼教 孩子长大的过程中,免不了会遇到各种问题。作为家长这时不要急着插手,可以先问孩子八个问题,听听他们有什么想法。而往往问不到几个问题,事情就已经很清楚并得到解决了。家长不妨可以一试。 第一个问题是:“发生什么事情了?”这个问题看起来不起眼,但是非常重要。许多成人碰到突发状况时,会习惯性的太快下判断:“一定是你先打他,他才会打你。”“一定是你做错事,老师才会处罚你。”如果我们不让孩子从他的角度说说事情的经过,很可能冤枉孩子。况且,让孩子有机会说话,即使真的是他的错,他也会因为有机会为自己辩解而比较甘心认错。 第二个问题是:“你的感觉如何?”事情经过是客观事实,当事人心里受到的冲击纯然是主观的感受,无所谓是非对错。很多时候,我们只是需要把自己的感受说出来而已。一旦说出来,哭一哭,骂一骂,心情就会好多了。脑科学研究表明,当一个人情绪强烈的时候,外在刺激不容易被脑部吸收。也就是说,当一个人还有情绪的时候,别人说什么他都会听不进去。总要等到他心情平静下来,才可能冷静思考。所以如果我们希望孩子能够听得进去我们的意见,我们就需要先同理他的感情,让他的情绪有个出口,孩子够冷静之后,可以问他。 第三个问题:“你想要怎样?”这时不管孩子说出什么惊人之语,先不要急着教训他,而是冷静的接着问他。 第四个问题:“那你觉得有些什么办法?”在这个阶段,不妨跟孩子一起做脑力激荡,想各种点子,合理的、不合理的、荒唐的、可笑的、恶心的、幼稚的……脑力激荡的重点就是允许任何看似无稽的想法。这时候不论听到什么,都暂时不要做批评或判断。等到再也想不出任何点子的时候,就可以问他 第五个问题:“这些方法的后果会怎样?”让孩子自己一一检视,每个方法的后果会是什么?你可能会很讶异的发现,大部分的孩子都明白事情的后果。如果他的认知有差距,这时候就可以跟他好好讨论,让他明白现实真相。这是一个很好的亲子沟通机会,但是要避免说教,只要陈述事实就可以了。然后问他:“你决定怎么做?” 孩子一定会选择对自己最有利的状况,如果他了解后果,通常会做出最合理、最明智的选择。即使他的抉择不是成人期望的结果,也要尊重孩子的决定。成人一定要言而有信,不能先问他怎么决定,然后又告诉他不可以这么决定。这样子,他以后再也不敢信任你了。何况,就算他选择错误,他从这个错误中也可以学习到更珍贵难忘的教训。接着问 第六个问题:“你希望我做什么?” 并且表示支持。等到事情过去之后,问他最后 第七个问题:“结果怎样?有没有如你所料?”或是“下次碰见相似的情形,你会怎么选择?”让他有机会检视自己的判断。如此练习几次,孩子就会有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不需要我们操心了。 经典七问: 第一个问题是:“发生什么事情了?” 第二个问题是:“你的感觉如何?” 第三个问题:“你想要怎样?” 第四个问题:“那你觉得有些什么办法?” 第五个问题:“这些方法的后果会怎样?” 第六个问题:“你希望我做什么?” 第七个问题:“结果怎样?有没有如你所料?”或是“下次碰见相似的情形,你会怎么选择。 2015-11-13?学习型幼教 有些孩子刚上幼儿园回到家老叫肚子饿,家长非常担心是不是在幼儿园没有吃东西或是没有吃饱,其实这是一种正常的现象。 首先你要知道你孩子所在的幼儿园几点吃午饭,下午有没有加餐。孩子幼儿园中午11点15分开饭,下午2点20分加餐,水果、牛奶、干果等都是不限量的,晚上回家吃饭正好。食物在胃里4个小时就消化了,一般到家感觉到饿是正常的,大人也是一样的。每天早中餐在幼儿园吃,每天的饭菜也是按照季节和营养搭配来更换,品种丰富,营养均衡,而且起床后还有点心。老师都是有幼儿园生活经验的,都把幼儿园的孩子当成自己的孩子来看待,不可能让他们饿肚子的。 其次要分析下什么原因? 原因之一:孩子刚上幼儿园,面对一个新环境全身都处于一个紧张状态,身体自然会消耗很多的体力与精力,这是造成孩子肚子会饿的原因之一。 原因之二:幼儿园时间安排是11:15吃午饭,下午2:20吃午点,而好多孩子在家时,下午1、2点才午睡,有的要睡到4、5点才起床,再吃点点心,晚饭肯定不会太饿。在幼儿园2:50吃完午点后,我们下午3:20还要组织孩子进行户外活动,孩子们都玩得很尽兴,又消耗了很多体力,所以一放学说肚子饿是很正常的。 原因之三:现在大部分孩子在家的饮食习惯不是很好,有的必须要大人喂,边吃边玩,甚至一家人围着满地跑着追着喂,有的严重挑食偏食,这也不吃那也不吃,对新环境新饮食不接受,幼儿园吃饭时间不可能拖太长,老师还要组织孩子进行其他教学活动,所以在家配合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是孩子入园的基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