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教育活动方案.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科技教育教学方案
惠济区老鸦陈中心小学 任凯悦
方案名称:乐高滑滑梯
方案背景与目标:
滑滑梯是每个小孩子百玩不厌的游乐设施,大象版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小小游乐园第一课就以《滑滑梯》这样吸引学生眼球的课程展开学习的。虽然是二年级的孩子,他们拥有简单的动手能力,但是把观察能力、动手能力、空间想象能力与创造力结合起来制作一件物品,对于他们来说还有有一些难度的。
这一教学方案的设计,立足于学生,为了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加强空间想象能力,让学生能够通过动手实践,把观察到的物品制作出来,为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科学素养打下良好的基础。
方案涉及对象、人数:
二年级全体学生,共350人。
方案主题部分:
活动内容:
利用所带的材料,选择合适的制作滑滑梯,要求滑滑梯能够让丁丁和当当顺利滑下,满足稳固、美观和光滑的特点。
难点、重点、创新点
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把脑海中的图片变成立体的现实
存在的,是整个活动的难点所在。重点在于滑滑梯的选材与制作,不仅能够站立起来,还要满足稳固美观的特点。创新点在于让学生通过乐高积木的搭建完成设计图的立体化,再根据乐高积木搭建出来的模型用其他材料的进行创作。
利用的各类科技教育资源
场所:教室 器材:乐高积木块
4、活动过程和步骤
第一步:回忆生活中的滑滑梯,分析滑梯的组成结构,了解每一部分的作用及要满足的条件。
第二步:设计自己的滑滑梯图形,利用A4纸作画。
第三步:通过乐高积木,搭建出自己设计的滑滑梯模型
第四步:利用手中的材料,根据模型制作出自己的滑滑梯。
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预案
对于本校的学生来讲,大部分孩子没有接触过乐高积木,在使用过程中会出现一些困难,需要老师提前讲解积木的使用方法。
材料制作过程中用到剪刀、胶水或者胶带,一旦剪裁或者粘贴后,便无法修改,故而,学生在开始制作之前,要把设计图和模型修改完善,确认之后再开始制作步骤。
由于积木数量的限制,在设计和模型搭建的过程中,学生需要有先后顺序,先设计完的先进行搭建,随后再给组内的其他学生。
滑滑梯的高度与坡度决定了能够顺利滑下来,可能会有部分学生因为高度高而滑到短造成滑梯不够安全,也有可能因为高度正常而滑到太长导致不能顺利滑下来,要提醒学生注意滑滑梯高度的设计和滑道的长短,保证丁丁当当 可以顺利滑下来。
6、预期效果与呈现方式
通过乐高积木的模型设计,学生制作出来的滑滑梯和模型相差不多,能够让丁丁当当顺利滑下来。除了乐高积木搭建的模型之外,还有学生自己制作的纸质滑滑梯。学生根据自己制作的思路和步骤,向同学展示自己的成果,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自信,还加强语言表达能力。
效果评价标准与方式
学生的作品要从三个方面进行评价:稳固、光滑、美观。
由于是纸质滑滑梯,不易用手推的方式评价,故而采用吹气的办法:若轻轻一吹能把滑滑梯吹倒,则滑滑梯不够稳固,反之则是稳固的。
针对是否光滑,采用的方式是用太空泥小朋友,把两个用太空泥制作的小娃娃放在滑道上,若能顺利滑下,则滑滑梯符合要求。
美观的评价比较灵活,除了可以给滑滑梯图上颜色,还可以做装饰,若学生能讲出来他的创意并有装饰物的存在,则视为美观。
8、对青少年“益智、养德”方面的作用
滑滑梯的制作看似简单,却需要学生经历构思、设计、搭建、创作四个步骤方能完成。构思就是对学生能够细心观察生活的考验,生活中滑滑梯的种类很多,而且也非常常见,若学生善于观察,就能够在综合不同种类滑滑梯的基础上,取其精华,构思出属于自己的滑滑梯。搭建的过程,不仅需要深思熟虑,也要求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空间想象力。如何把平面的图片变成立体的实物,如何根据自己的想象寻找合适的积木进行搭建,锻炼的不止是学生的单方面的能力,思维能力、空间能力、甚至是抗挫折能力,让学生在搭建的过程中把失败的方案调整到最佳。
在新课标的要求下,学生除了应该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外,还需要有探究合作的意识。《滑滑梯》这节课对于学生的德育教育体现在积木先后使用的顺序中,需要学会耐心等待,并在别人遇到困难时进行帮助。另外就是滑滑梯制作完成后的玩耍过程,也是对学生秩序、礼貌教育的最好时机。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秩序,做一名有礼貌的小学生。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