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常见的CT增强检查的临床意义.ppt

发布:2018-11-03约4.16千字共11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1、造影剂的定义 4、X-线造影剂优化方案 副作用的发生率与造影剂的剂量及给药速度成正比。造影剂副反应的机制相当复杂,尚未完全阐明。除造影剂的高渗外,还有化学毒性及神经毒性。 例6:肺动脉栓塞 2、分辨病变与周围组织 及血管的关系 该患者进行增强检查后,通过细微观察,发现两个大肿瘤中一个由左侧生殖动脉供血,另一个可疑由右侧生殖动脉供血,故影像诊断考虑生殖源性肿瘤。 术后病理回报均为精源细胞瘤,并且该患者双侧隐睾。 子宫肌瘤 例1:78岁男性,外伤后出现头痛 硬膜下血肿是由于皮层静脉和硬膜窦之间的桥静脉的撕裂所致。在急性期,硬膜下血肿表现为脑外新月状高密度影。在亚急性,表现为等密度。使用平扫CT诊断难以诊断。 等密度的硬膜下血肿显示困难是由于积液和皮层之间类似的X线吸收值。典型的改变发生在临床创伤后的中间期,大约30-90天之间。然而使用增强扫描能够帮助显示等密度的硬膜下血肿。增强扫描后,脑表面的皮层静脉显影,并且能更好的显示出异常积液。增强扫描后将会使最少40%的平扫阴性的积液显示出来。及早发现这些将显著的降低未显示出来硬膜下血肿的发病率和患者死亡率。 例14:胆管细胞癌 例15:肝局灶性结节增生 例10-例15总结(平扫) 肝癌 肝脓肿 肝炎性假瘤 胆管细胞癌 肝局灶性结节增生 血管瘤 肝癌 肝脓肿 肝炎性假瘤 胆管细胞癌 肝局灶性结节增生 例10-例15总结(动脉期) 血管瘤 例10-例15总结(静脉期) 肝癌 肝脓肿 肝炎性假瘤 胆管细胞癌 肝局灶性结节增生 血管瘤 例10-例15总结(延迟期) 血管瘤 肝癌 肝脓肿 肝炎性假瘤 胆管细胞癌 肝局灶性结节增生 例16:胆管癌 例17:胰岛细胞瘤 例18:男,52岁,体检超声提示右肾下极占位性病变, 该患者行CT平扫检查。请注意右肾下极,CT平扫未见异常。 该患者隔天复查CT增强检查。 髓质期及肾盂分泌期。 回顾性分析双肾平扫,仍觉诊断十分困难。 增强扫描可见 肿瘤血供丰富 多平面调整后,可见 肿瘤供血血管, 为手术提供更多信息, 术后证实为间质瘤复发。 例13:腹膜后纤维化 包绕腹主动脉及下腔静脉 例14:下腔静脉前异位嗜铬细胞瘤 例15:盆腔 卵巢癌术后复发 3D图像,显示肿物与左侧盆壁血管的关系 显示肿物与膀胱及骶骨的关系 轴面像,膀胱后及骶前形成大肿物 缺图 宫颈癌 3D图像,显示肿瘤累及盆后壁及其与膀胱的关系 3D图像,显示肿瘤侵犯左侧髂血管 轴面像,宫颈癌广泛侵犯 轴面像,显示肿瘤坏死囊变,正常宫腔受压 3D图像显示肿物与正常子宫、膀胱及髂血管的关系 3D图像显示肿物正面观 3D图像沿矢状面正中切开,显示肿物内部及受压变形的宫腔 3、CT增强对病变的诊断意义 平扫:蛛网膜下腔增宽。 增强扫描:双侧的硬膜下血肿显示出来。 胶质母细胞瘤(IV级)增强后肿瘤边界、周围水肿显示清晰。 例2:女,58岁,3年来多次出现手足抽搐症状, 近一月来自觉头晕头疼 例3:右眼眶海绵状血管瘤 R L CT AX R L 眶内海绵状血管瘤CT增强:渐进性强化 R L CT AX 例4:神经鞘瘤 R L CT 骨窗 AX L CT 增强 AX R L CT 增强 COR R L 视神经受压移位 例5:肺段隔离症 CT平扫,右叶前段等密度结节,直径约1cm。 CT动态增强动脉期,等密度结节增强(黑箭)。 CT动态增强门脉期,结节变为等密度,表明为HCC。 例6:男,38岁,乙肝、肝硬化,AFP异常升高 CT平扫不利于肝硬化结节的发现 CT平扫,见大量腹水和脾脏肿大,肝脏略小,表面呈结节状,左内叶动态增强CT动脉期能显示的结节呈等密(箭)。 动态增强CT的动脉期,HGDN显示为边界清楚的、密度均匀的高密度区(箭)。 门脉期HGDN为等密度(箭),并显示众多曲张静脉(白箭头),这个结节不易与小HCC区别。 例7:异变结节的CT动态增强扫描 如果没有脂肪肝背景, 平扫可能很难发现该病灶 例8:女,31岁,体检患者(肝局灶性结节增生) 例9:女,40岁,体检患者(国内多家医院病理会诊为肝局灶性结节增生) 该患者MRI检查 例10:肝血管瘤 例11:肝左叶肝癌 动脉期肝左叶明显强化,病灶呈不均匀强化 是什么原因导致肝脏血供发生变化? 平扫易于观察吗? 静脉期可见明显门静脉左支栓子形成,所以导致 肝左叶动脉血供增加,导致动脉期整叶的强化。 静脉期左叶病变强化减低。 延迟期,最后诊断:肝癌 例12:肝脓肿 例13:肝炎性假瘤 例12:右肾动脉狭窄的诊断及治疗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