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理学复习..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1.当重复多次用某种药物时,患者对该药的敏感性降低,称为
A.抗药性 B.习惯性 C.依赖性 D.成瘾性 E.耐受性
2.首过消除一般出现于:
A.吸入给药 B.舌下给药 C.注射给药
D.直肠给药 E.口服给药
3.治疗指数是
A. ED 50 B. LD 50 C. T 1/2 D. LD 50/ED 50
E. ED 50/LD 50
4.弱碱性药物在碱性尿液中
A. 解离多,再吸收多,排泄慢 B. 解离少,再吸收多,排泄慢
C. 解离多,再吸收少,排泄快 D. 解离少,再吸收少,排泄快
E.解离多,再吸收多,排泄快
5. 药物在血浆中与血浆蛋白结合后
A. 药物作用增强 B. 药物代谢加强
C.药物转运加快 D. 药物排泄加快
E.药物暂时失去药理活性
6. 受体拮抗剂与受体
A.具有亲和力和内在活性 B. 不具亲和力和内在活性
C.具有亲和力 D. 有亲和力而无内在活性
E. 无亲和力有内在活性
7. 对肝药酶的叙述,何项不正确
A.存在于肝微位体内 B.专一性低
C.其中主要的氧化酶是细胞色素P-450 D.活性有限
E.个体差异小
8.产生副作用所用药物的剂量是
A.极量 B.治疗量 C.小于治疗量
D.最小中毒量 E.大于治疗量
9.肝药酶诱导剂使
A.肝药酶活性增加 B.肝药酶活性减弱
C.肝药酶活性无影响 D.肝药酶数量减少
E.药物代谢减慢
10.以下那一个药物不是通过受体发挥的作用
A.地西泮 B. 肾上腺素
C.阿托品 D. 吗啡
E. 红霉素
11.以下那个药物无β受体作用
A. 肾上腺素 B.异丙肾上腺素
C. 普奈洛儿 D.氯丙嗪
E. 多巴胺
12. 首关消除最明显的给药途径是
A. 舌下给药 B. 肌注给药
C.口服给药 D.静脉给药
E. 吸入法给药
13.参与体内药物代谢的酶主要是
A.胆碱脂酶 B. 乙酰化酶 C.血浆中的酯解酶
D. 线粒体中的单胺氧化酶 E. 肝微粒体酶
14.大多数脂溶性高,极性小的药物其主要的转运方式是
A.膜孔滤过 B.易化扩散 C. 简单扩散
D.胞饮转运 E. 主动转运
15. 切除支配瞳孔括约肌的神经后,滴眼能使瞳孔缩小的是
A.毒扁豆碱 B.新斯的明 C.毛果芸香碱 D.阿托品 E.以上都不是
16. 筒箭毒碱过量中毒,解救药可用
A.毛果芸香碱 B.阿托品 C.琥珀胆碱
D.新斯的明 E.毒扁豆碱
17.最适宜治疗药物过敏性休克的药物是
A.肾上腺素 B.多巴胺
C.去甲肾上腺素 D.酚妥拉明
E.阿托品
18.能增加肾血流的抗休克药是
A.肾上腺素 B.多巴胺
C.去甲肾上腺素 D.间羟胺
E.阿托品
19.新斯的明影响最明显的部位是
A.心脏 B.血管
C.腺体 D.骨骼肌
E.肝脏
20.具有中枢抑制作用的M 受体阻断药是
A.阿托品 B.东莨菪碱
C.山莨菪碱 D.后马托品
E.溴丙铵太林
21.毛果芸香碱对眼作用描述正确的是
A.缩瞳,调节痉挛 B.缩瞳,调节麻痹
C.扩瞳,调节痉挛 D.扩瞳,调节麻痹
E.眼内压升高
22.抢救有机磷酸酯类中毒,最宜选用:
A.阿托品 B.氯解磷定
C.阿托品+氯解磷定 D.新斯的明
E.毒扁豆碱
23.中枢作用最明显的拟肾上腺素药是
A.肾上腺素 B.异丙肾上腺素 C.去甲肾上腺素
D.麻黄碱 E.多巴酚丁胺
24.某药静注后,心率加快,表明血压无变化,瞳孔散大,皮肤干燥,此药可能是
A. 受体激动药 B. 受体激动药 C.M受体阻断药
D. N 受体阻断药 E. 受体阻断药
25.去甲肾上腺素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给药途径应是
A.静脉推注 B.静脉滴注
C.肌注 D.口服
E.皮下给药
26.下列哪项效应与阿司匹林抑制PG 合成酶无关
A.阿司匹林哮喘 B.凝血障碍
C.胃肠道反应 D.水杨酸反应
E.解热镇痛
27.对地西泮的描述哪项不对
A.可增强GABA 的突触后抑制效应 B.无成瘾作用
C.安全范围大 D.可用于麻醉前给药
E.有肌肉松弛作用
28.阿司匹林能抗血栓形成是由于抑制
A.PGI2 合成酶(即为环氧化酶COX) B.TXA2 合成酶
C.单胺氧化酶 D.脂氧化酶
E.乙酰胆碱脂酶
29.氯丙嗪的抗精神病作用机制与下列何种受体有关
A.β受体 B.M 受体
C.DA 受体 D.α受体
E.N 受体
30.氯丙嗪不引起下列何种作用:
A.镇静安定 B.镇痛
C.镇吐 D.体位性低血压
E.体温变化
31.锥体外系副作用是由于
A.阻断脑内的DA 受体 B.阻断脑内的M 受体
C.阻断脑内的GABA 受体 D.阻断脑内的5-HT 受体
E.阻断脑内的α 受体
32. 氯丙嗪没有哪项作用
A.使ACTH 分泌减少 B.使催乳素分泌减少
C.使促性腺激素分泌减少 D.使生长素分泌减少
E.使催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