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产科安全管理制度.docx

发布:2023-08-05约1.52千字共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产科安全管理制度 产科安全管理制度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总则 为确保产科病人(妇女及胎儿)的安全,提高护理质量,在医疗机构内建立产科安全管理制度。 第二节 目的 为确保产科工作过程的安全性和高效性,保障妊娠妇女和胎儿的生命、健康和权益得到全面保护,提高护理质量和医疗服务水平。 第二章 基本原则 第一节 制定管理制度 产科安全管理制度的制定必须遵循科学公正、严密细致的原则,制度要完整、合理、可操作,管理体系要科学、规范、严格。 第二节 依法管理 在产科工作中,依法管理是根本,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计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医疗卫生机构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护理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等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进行操作和管理。 第三章 工作职责 第一节 主治医生 1、负责妇科产科病人的全面规范管理; 2、坚持科学、严谨、细致、全面的技术考核标准,对病人进行医疗操作,确保严密无误、操作规范; 3、监督检验医疗器械使用效果,确保病人安全; 4、负责手术操作过程中各环节的质量控制; 5、拟定出院、转科、死亡等情况的书面报告,及时编制产科病人病历。 第二节 护士长 1、负责产科护理质量的保证,监督护理质量的执行情况; 2、对产科医护人员进行规定的操作技术的统一培训,确保护理技术逼近最优; 3、确保病人的生命安全,制定保障措施,从各个角度保证病人安全; 4、负责配合医生进行操作,确保医护配合的良好。 第三节 护士 1、实施医嘱,洁净化处理卫生方面不可松懈; 2、执行技术操作一定规范,确保操作准确无误; 3、筛查病人的卫生情况,对病人护理进行计划及实际操作的记录; 4、病人出现异常情况时,立即检查病情变化,开展护理救治; 5、保证病人的生命安全,确保病人保持良好的情绪,关注病人的心理状态,经常对病人进行心理疏导。 第四节 政府监管部门 对医疗机构内产科工作质量予以监督、检查、评估,对医疗机构的安全工作及其它工作情况有关部门进行监管,确保产科工作得到全面监管,不断改进质量。 第四章 产科安全管理制度的实施 第一节 具体操作步骤 1、严格前期准备,制定详细方案,明确责任; 2、识别、分析和评估风险,并制定预防及控制计划; 3、通过不断学习、培训与汇报的循环,完善管理机制; 4、通过孕妇家属教育课程提高家属的安全意识; 5、定期检查制度对实施情况的监控与检查,确保每个环节的质量和安全。 第二节 管理机制 1、成立产科工作委员会,负责制订产科工作计划并贯彻执行; 2、成立护理协调小组,负责制定实施方案并出示反馈及报告; 3、制定产科技术操作流程图,规范产科治疗操作过程,实现规范化、标准化的操作; 4、制定完善的医疗器械操作健康与安全活动管理制度。 第三节 安全教育 产科管理者及工作人员每年必须参加一次安全教育,学会设防、发现、预防病房内常见的意外伤害。 第五章 附件 无。 第六章 法律名词及注释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计生法》:卫生计生领域的总纲。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医疗卫生机构管理条例》:明确医疗卫生机构的设置、管理和监督职责,规范健康服务供给领域的法律法规。 ③《中华人民共和国护理管理条例》:保障医疗工作者和受护者的基本权利,规范护理管理的法律法规。 ④《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保障妇女的合法权益,促进男女平等和妇女全面发展。 第七章 实际执行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及解决办法 产科工作涉及范围较广,操作难度较大,如遇到难解的技术问题,可以向医师请教,扩大参与者的产科知识储备,可提高操作的成功率。同时,应针对性地开展相关培训,提高每一位医护人员的专业素质与临床操作能力。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