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课件_β受体阻滞剂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心率与心力衰竭患者的预后 心衰患者心率趋于增高 主要与SNS和RAS活性增高相关 SNS的过度激活是心衰发展早期阶段的特 征性改变。 应用比索洛尔2个月与安慰剂相比: HR显著减慢 (-16.3±15.3 vs -1.6 ±13.4 bpm P.001) 而SBP无显著改变(-2.7±17.9 vs -0.0±17.6mmHg,P=0.08) cox模型:心率减低者生存率增高: RR: 1.022/bpm p0.001 心率减低是生存率最强预测因素。 CIBIS 研究资料 CIBIS II 试验资料分析 分析2184例患者(窦性及房颤心律、2个月时仍存活) 治疗两个月后心率减低安慰剂组: 0.2±13.7 bpm 比索洛尔组: 9.8±14.7 bpm 多因素分析结果:基础心率和治疗后心率的改变均与生存率显著相关。 ?1-阻滞剂的作用机制 降低交感神经张力 抑制异常、过度、持续的神经激素活性增高 降低心率(50 to 60 bpm) 降低心肌收缩力 降低血压 抑制RAS活性 减少心肌耗氧,缓解心肌缺血,缩小梗死面积 减少心律失常(包括复杂室性心律失常) 提高心室颤动阈值 阻断?1受体的作用 降低交感活性 交感神经系统 减少肾素分泌 肾脏 减慢心率,降低心肌收缩力 心肌 阻断?1受体的作用 组织、器官 β受体阻滞剂在心血管疾病治疗中的决定性作用—全面的保护作用 降低交感神经系统活性(降低心率和心肌收缩力, 平衡心肌的氧供/ 求关系) 存在心肌缺血时,提高心肌室颤阈值 稳定冠状动脉斑块 通过抑制脂肪分解、导致心肌代谢以利用葡萄糖 为主,降低心肌耗氧量 β受体阻滞剂对心脏的保护作用已得到充分证明 在高血压中:减低卒中、心肌梗塞、心衰 在急性心肌梗塞中:缓解疼痛,缩小梗塞范围降低死亡率 在梗塞后:减少再梗塞,总死亡率和猝死 在心绞痛中:减少疼痛,提高生活质量 在心衰中:降低死亡率和猝死率,改善预后 药物使用的决定因素 适应症 禁忌症 药物的副作用 疗效和价格 β受体阻滞剂的应用指征 强适应症:冠心病、慢性心功能不全、肥厚型心肌病 一般适应症:高血压、快速心律失常、其它交感神经兴奋状态 β受体阻滞剂的禁忌症 绝对禁忌症 二度以上AVB 急性心功能不全,心功能Ⅳ级 支气管痉挛 病窦 低血压状态 相对禁忌症(慎用):COPD、PR》0.24S、糖脂代谢异常、末梢循环不良 β受体阻滞剂的选择 绝对禁忌症——放弃 强适应症+相对禁忌症——尽可能使用 一般适应症+相对禁忌症——尽可能不用 适应症和禁忌症有时是可以变化的 β受体阻滞剂在冠心病中的应用 起始剂量较大 3-5天加量一次 维持剂量较大 心率和症状作为重要靶目标 β受体阻滞剂在心功能不全中的应用 由禁忌症变为适应症 心功能Ⅰ—Ⅲ级、水肿不明显 起始剂量较小 2-4周加量一次 适量维持 通常不以心率作为靶目标 β受体阻滞剂在高血压中的应用 很少单独应用,通常作为配角 适当剂量,心率适中 如果血压控制不佳,调整其它药物为主 β受体阻滞剂的副作用 负性肌力、传导、频率、血压 对血糖、血脂等代谢的影响 对末梢循环的影响 诱发气道痉挛 高选择性b1受体阻滞剂 无选择性 b1选择性 b2选择性 1:35 1:75 1.8:1 普萘洛尔 阿替洛尔 康忻 1:20 美托洛尔 最佳的药代动力学特性 血浆清除半衰期(h) 指 标 首过效应 生物利用度(%) 蛋白结合率(%) 活性代谢物 平衡清除 吸收率(%) 康 忻 10-12 90 88 30 + - - 普萘洛尔 3-4 90 90 60 - - + 阿替洛尔 6-9 50 50 3 - - - 美托洛尔 3-4 95 50 12 - + + 卡维地洛 7 85 25 98 - + + Borchard U. ?-Rezeptorenblocker, Klinik und Praxis, Aesopus Verlag 1996 应用 ? 1-阻滞剂的注意要点 β受体阻滞剂的应用剂量有很大个体差异,心 率的改变是指导用药的一个重要指标,但心率 的控制在不同疾病要求不同,冠心病心率通常 要求控制在50-60bpm β-B应用的最理想状态----尚未引起SBP过度下 降的前提下,心率最大程度的降低 β-受体阻滞剂的剂量不足,显然不能更好的控 制症状和改善预后。 剂量达标是保证疗效关键 总 结 交感神经/RAS的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