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标本的采集及注意事项.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蓝头管:内含浓度为3.2%的枸橼酸钠抗凝剂,标本为血浆。用于血液凝固实验,凝血因子的检测实验。需准确采集2ML血液。 如:凝血功能,D2聚体 黑头管:内含浓度为3.8%的枸橼酸钠抗凝剂,制备标本为全血。用于红细胞沉降率实验。 如:血沉 采血管颠倒5~8次为标准操作,动作应迅速而轻柔。用力振荡、产生气泡都易产生溶血。干燥管除外。 采血标本注入容器的顺序: 注射器采血:血常规、凝血、生化、免疫。 配套的真空采血管-采血针采血:红管,蓝管,其它标本管 常见采血标本的临床意义 血常规: 白细胞计数 增多:常见于急性细菌性感染和化脓性炎症,严重组织损伤、急性出血、中毒(如糖尿病酸中毒,尿毒症)、恶性肿瘤、白血病及手术后等。 降低:常见于某些传染病(伤寒、疟疾、病毒感染等)、某些血液病、自身免疫性疾病、过敏性休克、脾功能亢进、恶病质、放疗或化疗后及再生障碍性贫血等。 血沉: 1 观察结核病和风湿热的病情变化和疗效、血沉加速,表示病情复发和活跃;当病情好转或静止时,血沉也逐渐恢复。在诊断上亦作为参考。 2 某些疾病的鉴别诊断,如心肌梗死和心绞痛,胃癌和胃溃疡,盆腔癌性包块和无并发症的卵巢囊肿等的鉴别。都是前者血沉明显增快,后者正常或略有增高。 3 多发性骨髓瘤病人,血浆中出现大量异常球蛋白,血沉加快非常显著,血沉可作为重要诊断指标之一 C反应蛋白 在感染?、心脑血管性疾病、?糖尿病?、代谢综合征?、外周血管病?、慢性阻塞性肺病、哮喘、?肿瘤等多种疾病中用于指导临床诊疗。 ATM 新的肿瘤标记物。 血淀粉酶 过高提示胰腺有损伤。急性胰腺炎在起病后6-12小时血淀粉酶升高 48小时达到高峰 持续3-5天,大于300u/L具有诊断胰腺炎的意义。 心衰因子 NT-PROBNP 年龄 NT-PROBNP < 50 <300 300-450 >450 50-75 <300 300-900 >900 >75 < 300 300-1800 >1800 提示: 排除心衰可能 心衰可能性较低 心衰可能性较高 D2聚体:排除肺栓塞 小于0.5排除栓塞,0.5-4之间表示有可能 表示栓塞的可能性比较大 肌钙蛋白:是否心肌梗死 肌红蛋白 :是否心肌栓塞 动脉血标本采集法 【目的】常用于作血液气体分析。 【用物】①注射盘内备无菌2ml或5ml 一次性注射器、肝素、无菌纱布、无菌软木塞。必要时备无菌手套 ②一次性血气分析针 【部位】 ①桡动脉 穿刺点位于前臂掌侧腕关节上2cm,动脉搏动明显处。 ②股动脉 选在动脉搏动最明显处正下方,即腹股沟皮肤皱折下1-2cm. [步骤] 1. 查对医嘱,携用物至病人床旁。 2. 选择穿刺部位。 3. 常规消毒。 4. 1)桡动脉采血时,上肢外展至床边,手垂于床沿下,或腕关节下垫一小软枕,手心朝上,以绷紧穿刺部位的皮肤,在前臂掌侧腕关节上2cm,动脉搏动明显处为进针点。寻找穿刺点时常规使用的方法是:使用右手食指和中指触摸动脉,确定动脉的走向。然后换左手定位在刚刚触摸的位置,右手使用注射器抽动脉血(进针时针头,注射器都需与动脉走向保持一致)。 (2)取肱动脉血时,病人平卧或斜坡卧位,上肢伸直略外展,手心朝上,肘关节下可垫一软枕,使病人舒适伸直,穿刺点在肱二头肌内侧沟肱动脉搏动明显处。 (3)取股动脉血时,病人取平卧位,伸直略外展,股动脉搏动点一般在耻骨结节和髂前上棘连线的中点,以搏动明显处为穿刺点。 (4)足背动脉的搏动点最明显处一般在足背,内、外踝连线的中点。 5. 立即送检 注意事项:1.选择合适的针头,太粗病人会感觉疼痛,太细取血速度慢,影响血气结果。 2.无菌操作 。危重病人抵抗力低,频繁穿刺易造成感染,所以采血过程一定要无菌操作。 3.化验单填写完善 化验单上要填写吸氧浓度、体温、血色素,连同血一起立即送检。 pH:7.40(7.35--7.45)。 二氧化碳分压(PCO2):35--45mmHg. 氧分压(PO2)80--100mmHg。 实际碳酸氢盐(AB)22--27mmol/L 碱剩余(BE):-3--+3mmol/L 标准碳酸氢盐(SB):22--27mmol/L 氧饱和度(SO2):95%或更高。 痰标本采集 1、目的 检查痰液内细胞、细菌、寄生虫等——协助诊断呼吸系统疾病 2、种类 常规痰标本——细菌、虫卵、癌细胞等 如痰找抗酸杆菌,痰找结核杆菌 痰培养标本——致病菌 痰标本的采集 时间:清晨醒来未进食前 方法:先漱口——数次深呼吸—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