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二地图概括.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实验二(1) 地图概括
——用等比数列法进行河流、等高线的选取
说 明
1.编绘地图上河流的时候要根据地图比例尺和用途,选取进入新编图的河流。确定哪些河流能否入选,主要看:河流的长度和反映河流地理环境的河网密度,即河流间距。
河流愈长,地区的河网密度愈小,这些河流就愈能被选取;河网密集的地区,虽河流较长,也可能被删除。
因此,河长和河流间距是等比数列法选取河流的两项基本指标。
2.在编制普通地图——地形图的过程中,应先设定河流全取、全舍的长度标准,例如全取河长定为15cm,全舍河长定为5cm,入选河流的间距在1.5cm以上,在河长15~5cm之间的河流,变属于烤炉取舍的范围。
3.心理物理学的测实表明,对一种物体的感觉,当它的感量成等比数列变化时,会感觉到它的等级差别。由等比数列构成的数组,符合人们的感觉规律。所以在河长15~5cm之间,应选择哪几个构成等比数列的数值,是河流选取的问题。
4.表11-1是等比数列的模式。
表11-1 等比数列模式
间
距
分
级
选
取
间
隔
河
长
分
级
B1~B2B2~B3……Bn-2~Bn-1Bn-1~BnAnC11An-1~AnC21………………A2~A3Cn-1,1Cn-1,2……Cn-1,n-2A1~A2Cn1Cn2……Cn,n-1Cnn在表11-1中,
(1)Ai=A1×ri-1
Bi=B1×pi-1 (11-1)
列表时Ai的项数应和Bi的项数相同。
r,p是等比数列的比值,是一种经验参考,根据河流的稠密程度和用图要求确定,实习中可令r,p的范围为1.3~1.5。
(2)在选取间隔中,对角线数值C11,C22……Cnn为河流全部获取的界限,大于这些数值的河流全取,所以表上不需要表示(空白)小于B1~B2列(C11、C21……Cn1)和A1~A2行(Cn1、Cn2…Cnn)的数值的河流,则全部删除。
所以,选取间隔中的C11、C22、C33……Cnn是河流选取时,应保留的最小间距,令
= (11-2)
(3)第一行C21、C31……Cn1的等比数列,代表间距为B1~B2的各种长度河流获选的最低间距,其表达式为:
(11-3)
(4)在选取第二行C22、C32……Cn2的数值时,表达式相应为:
(11-4)
(5)一下的各行数值依此类推。
目的要求
了解水系概括时,既考虑河流的长度,又考虑河网密度的一种选取方法。
具体任务为设计一个r、p值均为1.4的等比数列表。假定河流全取长度为8cm,全舍长度为3cm,而要求河流间的最小平均间隔为1.2cm。
实习步骤提要
1. 绘制一个如表12-1的空白表格;
按公式11-1,11-2,11-3,11-4求Ai、Ai、Cnn的各项数值,填入表中;
2. 对数据进行检验,假定算错了,数组间的等比关系紊乱;
3. 对样图进行河流选取,应删去的用红笔显示。
实 例
以某一流域的选取为例,在新编的地图上,长于15cm的河流已经全取了,而短于4cm的河流已舍去。在长度为15~4cm之间的河流,若按河流间距小于1.5cm也舍弃的条件,表11-2的数据便是按等比数列r=1.3、p=1.5计算出来的结果。
表11-2 等比数列模式(实例) (单位:cm)
间
距
等
级
选
取
间
隔
河
长
分
级
1.5~2.32.3~3.43.4~5.15.1~7.67.6~11.411.4~17.314.81.911.4~14.82.32.98.8~11.42.93.54.36.8~8.83.84.35.16.35.2~6.85.25.66.37.69.54~5.27.27.58.19.511.414.3表11-2表示出,处在河长15~4cm间的河流,它的选取间距大于1.5cm后应该选取的支流。
例如,某支流长7cm,它两侧的河流平均距离为5cm,决定它是否入选的选取间隔则为5.2cm。所以选取完比它更长的支流后,轮到选择这段7cm的支流时,由于它未达到平均间距5.2cm,这段支流便被删去。
基础资料
见图11-1,(制版时已缩小为1:2,实习时应放大1倍使用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