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实施行动计划编制纲要讲解.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浙江省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
实施行动计划编制纲要
目 录
一、保护规划实施的背景 4
(一)面临挑战 4
(二)实施机遇 5
(三)实施基础条件 5
二、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实施的评估 5
(一)历史城区格局风貌的保护实施状况 5
(二)历史文化街区肌理风貌的保护实施状况 6
(三)文保单位、文保点和历史建筑的保护实施状况 6
(四)历史环境要素的保护实施状况 6
(五)名城相关基础设施建设实施状况 6
(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实施状况 6
(七)展示与利用的实施状况 7
(八)保护规划近期建设项目的实施评估 7
(九)其它基础性工作评估 7
三、保护规划实施的总体思路 7
(一)保护优先,全面保护历史文化遗产 7
(二)改善民生,完善基础设施 8
(三)活化利用,将历史文物资源化 8
(四)整合历史文化空间,彰显名城风貌 8
(五)构建科学规范的名城保护格局 9
四、保护规划实施的目标及行动重点 9
(一)整体格局风貌保护工程 9
(二)历史街区基础设施改善提升工程 10
(三)保护性建筑保护工程 10
(四)环境要素保护工程 11
(五)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 11
(六)基础性工作建设 12
五、保障举措 12
(一)加强领导,健全机构 13
(二)加大宣传,增强意识 13
(三)加强法制,依法管理 14
(四)做好研究,深化设计 14
(五)强化要素,提供保障 14
附表1.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实施行动计划具体项目表 16
附表2.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实施行动计划年度计划表 17
附图 17
附图集1.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实施行动项目分布图 17
附图集2.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实施评估相关图纸 17
附图集3.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实施工程相关图纸 17
附图集4.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实施近期建设相关图纸 17
附图集5.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实施年度计划相关图纸 17
一、保护规划实施的背景
历史文化名城是我省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省悠久历史、灿烂文化和文明历程的具体体现。加强对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保持传统格局和风貌完整,改善基础设施和环境条件,是延续历史文化环境、塑造城市特色空间的重要内容;是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激发群众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热情的重要途径;是推进新型城市化战略的迫切需要,是加快“两美”浙江建设的必然选择。
为促进我省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根据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坚决制止破坏行为加强保护性建筑保护工作的通知》要求,在总结近年我省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和发展经验的基础上,需要制定相应的保护规划实施行动计划。
为指导各历史文化名城逐步开展名城保护规划的实施建设,把名城保护工作纳入“十三五”规划与政府工作目标,特制定《浙江省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实施行动计划编制纲要》。
(一)面临挑战
分析各地在推进新型城市化、深化规划改革过程中,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是否产生冲突矛盾,具有什么样的挑战,根据各地自身建设发展情况具体分析面临的挑战。
(二)实施机遇
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两山”重要思想,在“五水共治” “四边三化”“三改一拆” “两个设计全覆盖”等新机遇下,着力打造山水和谐共融、彰显人文底蕴、寄寓乡愁乡情的历史文化名城,进一步净化、美化、优化城乡环境,充分彰显“诗画浙江”的独特魅力。分析各地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推进新型城市化、建设“两美”浙江、深化环境整治等方面的发展机遇。并根据各地特色分析其他机遇。
(三)实施基础条件
根据自身社会经济等各方面资源条件具体研究分析保护规划实施的各项基础条件。
二、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实施的评估
做好保护规划的实施工作,首先须对各地保护规划当时具体编制背景与现时建设背景状况差异进行评估、对保护规划近几年来的实施状况进行检视评估。可具体从保护规划的编制、实施举措、效果反馈以及规划涉及的公众参与、管理体系建立情况等多个方面进行检视。
(一)历史城区格局风貌的保护实施状况
应当对名城整体格局风貌方面的实施内容和情况进行评估。
(二)历史文化街区肌理风貌的保护实施状况
应当针对各个历史文化街区的古街道、街巷肌理、业态调整、人口对策、视廊控制、建筑风貌等方面分别进行实施状况的调查分析评估。
(三)文保单位、文保点和历史建筑的保护实施状况
应当分别针对各级文保单位、文保点以及历史建筑相关的挂牌、修缮、建档等实施工作进行调查分析和评估。
(四)历史环境要素的保护实施状况
应当明确本县(市)所遗存的环境要素具体名录和保存现状,明确保护规划编制以来相对应的实施情况,包括但不限于古树名木、古井、古牌坊、过街楼、古城墙、城楼、古码头、古窑址、工业遗产等历史遗存和要素。
(五)名城相关基础设施建设实施状况
应当针对保护规划编制以来相关的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