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不明原因发热病例分享与对策__培训课件.ppt

发布:2016-12-25约7.14千字共5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诊断?? EB相关的淋巴细胞增生性噬血综合征? 小年龄儿、重症EB感染、继发噬血??? 最终结果 免疫缺陷基因的检查: SH2D1A基因缺陷 XLP 病例 3 10岁女孩,病史20天 间断发热20天伴双膝关节疼痛.查体:精神好,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心肺(-);肝脾轻度肿大;双髋关节及膝关节肿胀及活动受限,但无明显红肿;多汗 膝关节超声:关节肿胀伴积液 血常规:白细胞4.2×109/L,中性粒细胞轻度增高,血小板正常;CRP:20mg/L;ALT 80 U/L. 外院诊断“类风湿性关节炎”,予布洛芬治疗后仍有发热 追问病史: 有牛羊接触史 有关节受累 观察热型----波状热 诊 断 布氏杆菌感染? 完善检查: 血培养:布鲁氏菌属 琥红试验:布氏杆菌抗体阳性 嗜异凝集试验:阳性 确诊!! 应用多西环素联合利福平治疗后很快恢复 病例 4 4岁8月,男童 主因“间断发热4月”入院,病中有踝关节的受累,先后当地医院就诊诊断为“JRA” 抗感染治疗效果不佳 辅助检查:炎性指标未见明显升高 追问病史、完善检查 患儿病程中存在间断头晕、头痛,但未得到重视 入院后常规眼底检查发现视乳头水肿,再次仔细查体巴氏征可疑 完善脑脊液检查提示颅内感染 隐球菌抗原阳性 脑脊液墨汁染色阳性 最终诊断:新型隐球菌脑膜炎 分析 热型对于诊断的帮助 特殊病原认识的重要性 部分疾病确诊仍需时间,需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并作出相应的干预 哪怕最轻微的症状仍有可能是诊断的线索 病例 5 11岁,女孩 主要表现为发热14天,病中伴有膝关节的疼痛 查体:神志清,反应好,颈部淋巴结轻度肿大,肝脾不大,关节未见异常 血常规:WBC 15×109/L,N75%,L18.3%,Hgb118g/L,PLT 396×109/L ESR:35mm/h 治疗经过 仍有持续发热,为弛张热 有与发热相关的皮疹 炎性指标的升高 先后共抗感染治疗4周,效果不佳 始终未发现明确的感染病灶以及明确的病原 感染性疾病? 患儿在经过抗感染治疗后病情有一过性的好转,体温热峰有所下降,但始终未降至正常 患儿治疗过程中再次出现波动,体温 持续高热,并伴有皮疹,三系下降 感染能解释吗? ? ? ? 骨髓象无异常 非感染性疾病?? 病程中持续发热,关节疼痛并伴有皮疹,皮疹同发热相关 反复查血常规三系均下降(轻度下降) MAS? 调整治疗:激素治疗及对症后好转 最终诊断:JRA可能性大 按JRA治疗,随诊2月,病情平稳 病例 6 患儿,男,10岁,“发热1月余,乏力” 营养状态一般,轻度贫血貌,皮肤、巩膜无黄染,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肝脾轻度肿大 血常规:白细胞4.5×109/L,分类无异常,血红蛋白10g/L;肝功能:ALT200u/L; 胸片:未见异常; 完善相关检查 诊断?? 骨髓穿刺未见异常; 血培养未见异常; 病原:EB、CMV抗体检测均阴性 入院以保肝治疗为主 体温波动38-39℃ 复查肝功能ALT升至400u/L 再次询问病史:家长提及患儿近半年曾多次感冒; 立即查体液免疫及细胞免疫 IG系列正常; CD4+及NK细胞明显降低 提示患儿细胞免疫出了问题 原发性or继发性细胞免疫缺陷病? 追问病史,进一步完善检查 ? 继续询问病史: 6个月时患化脓性脑膜炎(当时有输血史) 此外,直至半年前患儿身体一直健康 可排除原发免疫缺陷性疾病 进一步检查:HIV抗体阳性 最终诊断: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 体会 对待诊断不明病例,除注意患儿症状、体征外,询问病史一定要耐心、细致,不能放过蛛丝马迹 一个不起眼的迹象对诊断可能有极大帮助,如忽略而过,就可能导致误诊、漏诊; 对实验室检查的一场项目要足够重视,查找异常的原因 病例 7 患儿女,9岁,“发热40余天” 高热40余天。体温波动于37-40℃,不规则,外院查体时发现颈部及腋窝淋巴结肿大,曾予头孢曲松等抗生素治疗,体温无明显下降,并出现呼吸困难。胸部X线片和心脏彩超检查提示胸腔和心包积液,胸部CT提示右下肺团块样实变,心包积液穿刺,引流血性液体约200ml,涂片提示未找到可疑肿瘤细胞,颈部淋巴结活检,病理提示淋巴细胞反应性增生。当地医院怀疑淋巴瘤或结核病。 查体及治疗 查体:精神可,贫血貌,身高、体重相当于6岁女童,查体见双侧颈部、腋窝可触及数枚肿大淋巴结,有黄豆至蚕豆大小,无压痛、无粘连,躯干及上肢散在疣状皮疹,双肺呼吸音对称,未闻及干湿性罗音;心音有力,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不胀,肝脏肋下6cm,质硬,脾脏肋下4cm质硬,移动性浊音阴性,双下肢无水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