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初步设计(方案)抗震设防审查申报表.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砖房及底部框架房屋施工图抗震设防审查申报表
建设单位 (加盖单位公章) 工程名称 建筑面积 建设地点 申报日期 抗震设防烈度 建筑设防类别 设计单位 资质等级 勘察单位 资质等级 (以下由勘察、设计单位协助填写) 场地类别 液化判断 基础类别 持力层名称 地基承载力 建筑高度和层数 地上 地下 最大高度 建筑平面的规则性 高宽比 墙体竖向连续性 最大开间 墙体最小局部尺寸 底框上下轴线对齐 纵横向上下侧移刚度比 底部纵横向抗震墙材料 间距 结构类型 底框抗震等级 抗震计算方法(软件): 结构总重力: 上中下部墙段剪力系数: 最大: 最小: 底框剪力调整系数: 层变位角: 底部框架柱轴压比: 最大: 最小: 托墙梁截面: 跨度: 材料最低强度 砖: 砂浆: 构造柱: 梁: 柱: 混凝土墙: 转换层:上下刚度比: 柱轴压比: 转换梁最大截面: 跨度: 材料强度:梁: 柱: 墙: 楼板: 构造柱设置部位: 圈梁设置部位 标高(楼面、板底) 楼盖类型 板厚 底框柱配筋率 最小体积配箍率 托墙梁配筋率 其他需说明的问题 申报日期: 填写人: 联系电话:
填 表 说 明
一、报送的工程地质勘察报告中,必须有建设场地抗震性能评价内容,主要包括:
1、建设场地的场地类别和确定方法;
2、地基的工程地质剖面和钻孔柱状图;
3、有关土层液化的判别及相应的设计参数和设计建议;
4、对高层建筑应有同一场地范围内的土层剪切波速实测值;
5、对需要采用时程分析法补充计算的建筑,应根据设计要求提供有关土层的动力参数和覆盖层厚度等及场地脉动测试数据;
6、对抗震不利地段和不良地基,应有场地稳定性的评价和相应的测试数据;
7、重大工程应对地质断裂带作勘察判定;
8、对地基基础设计的建议。
二、报送的结构设计计算结果的分析报告中,应包括以下内容:
1、所用的计算软件名称、版本和编制单位;
2、计算的原始参数(含所考虑地震方向、楼层自由度、周期折减系数、地震作用修正系数、内力调整系数、混凝土结构的抗震等级、输入地震波的名称和峰值加速度等);
3、结构整体分析结果(周期、振型、位移和变形、总地震作用与总重力之比、抗震墙承担的倾覆力矩、时程分析法与振型分解法计算结果的差异、不同软件计算结构的比较等);
4、主要部位的构件分析结果(砖墙的墙段剪力系数、柱墙轴压比、梁柱剪压比、纵向钢筋和箍筋等,依据结构类型而定);
5、结构抗震薄弱部位分析结果(相邻层最大位移差、层间剪力差异情况、刚性层和转换层的刚度突变及配筋、短柱分布、扭转程度等);
6、高层建筑的地基基础分析(主要内力、最大和最小配筋、沉降和变形计算等)。
7、其它需要说明的问题包括:初步设计审批执行情况 、超限工程的抗 震措施、短柱、转换梁等。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