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25基于STM32F103RCT6微处理器的校园用水智能控制系统设计.docx

发布:2025-04-01约1.3千字共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25基于STM32F103RCT6微处理器的校园用水智能控制系统设计

基于STM32F103RCT6微处理器的校园用水智能控制系统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系统总体设计

1.系统功能需求分析

实现用水数据的实时监测和统计;

支持远程控制与监测;

具备异常用水检测和报警功能;

支持用水数据的存储、查询和导出;

实现用水计划的自动执行。

2.系统硬件架构设计

STM32F103RCT6微处理器作为核心控制器;

采用多种传感器(如流量传感器、水位传感器、水质传感器等)进行数据采集;

利用无线通信模块(如LoRa、NBIoT等)实现远程数据传输;

设计电源管理模块,确保系统稳定运行;

配置显示模块,用于现场数据展示。

二、系统硬件设计

1.STM32F103RCT6微处理器

主频:72MHz;

内置256KB闪存和64KBSRAM;

丰富的外设接口,如USART、SPI、I2C等。

2.传感器模块

流量传感器:检测用水量;

水位传感器:检测水池水位;

水质传感器:检测水质状况。

3.无线通信模块

采用LoRa或NBIoT通信技术,实现远程数据传输;

配置天线,提高通信距离和稳定性。

4.电源管理模块

采用锂电池作为电源;

设计电源保护电路,防止过充、过放、短路等异常情况。

5.显示模块

采用OLED或LCD显示屏,展示实时用水数据;

设计触摸按键,实现人机交互。

三、系统软件设计

1.主程序框架

初始化系统硬件;

循环检测传感器数据;

处理传感器数据,执行相应控制策略;

通过无线通信模块发送数据;

显示实时数据。

2.传感器数据处理

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滤波处理,提高数据准确性;

根据需求,计算用水量、水位等参数。

3.控制策略

根据用水计划,自动控制水泵启停;

当水位低于设定值时,启动水泵;

当水位高于设定值时,关闭水泵;

当水质异常时,发出报警信号。

4.数据存储与查询

采用内部闪存存储用水数据;

设计数据查询功能,支持按时间、日期等条件查询;

支持数据导出功能。

5.远程监控与控制

通过无线通信模块,将实时数据发送至远程服务器;

远程服务器对数据进行处理,实现远程监控与控制;

支持手机APP、电脑端等多种访问方式。

四、系统测试与优化

1.硬件测试

测试传感器模块的准确性;

测试无线通信模块的通信距离和稳定性;

测试电源管理模块的可靠性。

2.软件测试

测试主程序框架的运行稳定性;

测试数据处理算法的准确性;

测试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3.系统优化

针对测试结果,优化硬件设计;

针对软件测试结果,优化程序代码;

针对实际使用场景,调整控制策略。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