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填埋场渗滤液控制与处理.doc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垃圾填埋场渗滤液控制与处理
一、垃圾渗滤液的产生
垃圾渗滤液产生的主要来源有:
(1)降水的渗入 降水包括降雨和降雪,它是渗滤液产 生 的主要来源。
(2)外部地表水的流入 这包括地表径流和地表灌溉。
(3)地下水的渗入当填埋场内渗滤液水位低于场外地下水 水位,并没有设置防渗系统时,地下水就有可能渗入填埋场内。
(4)垃圾本身含有的水分这包括垃圾本身携带的水分以及 从大气和雨水中的吸附量。
( 5)垃圾在降解过程中产生的水分 垃圾中的有机组分在填 埋场内分解时会产生水分。
二、垃圾渗滤液的产生量
垃圾渗滤液的产生量是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一般与下列因素 有关:气候、季节条件(包括降雨量及蒸发量等);地面流失、 地下水渗入、垃圾的特性、地下层结构、表层覆土和下层排水设 施的设置情况等, 但降雨量和蒸发量是影响渗滤液产生的重要因 素,渗沥液的产量估算方法很多,有理论法、实测法和经验公式 法。确切估算是比较困难的,因此,一般采用经验公式计算,比 较简便的计算公式为:
Q=10-3 ? C- I ?A
式中:
Q日平均渗沥液量,m3/d;
C――流出系数,%
I ——设计日降水量, mm/d;
A填埋场集水面积,m2
流出系数(C)与填埋场表面特性、植被、坡度等因素有关, 一般为 0.2-0.8 ,设计日降水量可根据当地的气象资料来获得, 填埋场集水面积可由填埋场的实际面积确定
三、垃圾渗滤液的水质特征 由于垃圾渗滤液的来源使得垃圾渗滤液的水质具有与城市 污水所不同的特点:
(1)有机物浓度高 垃圾渗滤液中的B0D5和COC浓度最高 可达几万mg/L,主要是在酸性发酵阶段产生, pH达到或略低于 7 B0D5^ COD比值为 0.5 ?0.6。
( 2)金属含量高 垃圾渗滤液中含有十多种金属离子,其中 铁和锌在酸性发酵阶段较高,铁的浓度可达 2000mg/L左右,锌
的浓度可达130mg/L左右。
( 3)水质变化大 垃圾渗滤液的水质取决于填埋场的构造方 式、垃圾的种类、质量、数量以及填埋年数的长短,其中构造方 式是最主要的。
(4)氨氮含量高垃圾渗滤液中的氨氮浓度随着垃圾填埋年 数的增加而增加,可高达 1700mg/L左右,氨氮浓度过高时,会 影响微生物的活性,降低生物处理的效果。
(5)营养元素比例失调对于生化处理,污水中适宜的营养 元素比例是 BOD5:N:P=100: 5:1,而一般的垃圾渗滤液中的 B0D5/P大都大于300,与微生物所需的磷元素相差较大。
(6)其他特点 渗滤液在进行生化处理时会产生大量泡沫, 不利于处理系统正常运行。由于渗滤液中含有较多难降解有机 物,一般在生化处理后, COD浓度仍在500?2000mg/L范围内。
四、控制垃圾渗滤液的工程措施 控制垃圾渗滤液的工程措施主要有:
(1) 入场垃圾含水率的控制 垃圾填埋过程中随填埋垃圾带 入的水分, 相当部分会在垃圾压实过程中渗滤出来, 其量在渗滤 液产生量中占相当大的比例。 为此, 必须控制入场填埋垃圾的含 水率,一般要求小于 30%(质量分数)。
(2) 控制地表水的渗入量 由于地表水的渗入是渗滤液的主 要来源,因此消除或者减少地表水的渗入量是填埋场设计的最为 重要的方面。
(3) 控制地下水的渗入量 控制地下水渗入就是控制浅层地 下水的横向流动,使之不进入填埋区。主要方法有设置隔离层、 设置地下水排水管和抽取地下等。
(4) 在平缓的斜坡上,水易于集结,因而大量渗滤,而在 较陡的斜坡上,水容易流掉,从而减少了到达垃圾中的水量。因 此常控制填埋场场底有不小于 2%的纵横坡,且将垃圾填埋的最
终覆土层做成中心高、四周低的拱型,保持不小于 5%的坡度,
这样可使部分降雨沿地表流走。但当表面斜坡大于 8%左右时,
表面径流量就有可能侵蚀垃圾的顶部覆盖物, 使填埋场暴露, 因 此,表面斜坡应小得足以预防表面侵蚀。
填埋最终覆土后,斜坡上常覆盖不小于 20cm的营养土 和其他适合植被生长的土质, 以利植被的生长, 可以通过植物根 系吸收水分,并通过叶面蒸发作用减少渗滤液发生量。
总体来讲渗滤液产生量波动较大,但对于同一地区填埋场, 其单位面积的年平均产生量在一定范围内变化。
五、垃圾渗滤液处理工艺 常用的垃圾渗沥液处理方式有以下四种:
( 1)将渗沥液输送至城市污水处理厂进行合并处理; 合并处理是垃圾渗沥液与适当规模的城市污水处理厂合并 处理是最为简单的处理方式。 合并处理可以节省单独处理所需要 的投资费用; 但由于垃圾填埋场往往远离城市污水处理厂, 渗沥 液的输送将需要许多费用, 不同污染物浓度的渗沥液量与污水处 理厂处理规模的比例要适当。 据资料介绍, 为保证城市污水处理 厂的正常运行,避免渗沥液对城市污水处理厂造成的冲击负荷, 要严格控制渗沥液与城市污水的混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