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07级发动机原理复习资料.doc

发布:2017-08-25约7.72千字共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一、名词解释题 指示功:气缸内完成一个工作循环所得到的有用功。 有效热效率:实际循环的有效功与为得到此有效功所消耗的热量的比值 热值:1kg燃料完全燃烧所放出的热量。 充量系数:每缸每循环实际吸入气缸的新鲜空气质量与进气状态下理论计算充满气缸工作容积的空气质量比值。 有效转矩:发动机工作时,由功率输出轴输出的转矩称为有效转矩。 平均机械损失压力:发动机单位气缸工作容积一个循环所损失的功。 指示功率:发动机单位时间内所做的指示功。 残余废气系数:进气过程结束时气缸内残余废气量与进入气缸中新鲜空气的比值。 负荷特性:发动机转速不变,其经济性指标随负荷而变化的关系; 有效性能指标:有效功,有效功率,有效转矩,平均有效压力, 转速和活塞平均速度,有效热效率,有效燃油消耗率 升功率:发动机每升工作容积所发出的有效功率 过量空气系数:燃烧1kg燃料实际提供的空气量L与理论所需空气量L0之比。 柴油机的燃烧放热规律:瞬时放热速率和累积放热百分比随曲轴转角的变化关系 平均有效压力:发动机单位气缸工作容积输出的有效功 指示热效率:发动机实际循环指示功与所消耗的燃料热量的比值 增压度:发动机在增压后增长的功率与增压前的功率之比 速度特性:发动机性能指标随转速变化的关系 有效燃料消耗率:每小时单位有效功率所消耗的燃料 平均指示压力:指单位气缸工作容积一个循环所做的指示功 比质量:发动机的质量与所给出的标定功率之比 增压比:增压后气体压力与增压前气体压力之比 发动机的特性:发动机性能指标随调整情况及运转工况而变化的关系; 二、填空题 1、进气门关闭时缸内压力越高,充量系数越 大 ,如果对进气进行加热,将导致充量系数变 低 。 2、过量空气系数是指发动机工作过程中,燃烧1kg燃油 实际供给的空气量 与 理论空气量 之比。 3、测定机械损失的方法有 示功图法,倒拖法,灭缸法,油耗线法 4、柴油机异常喷射有 二次喷射,断续喷射,不规则喷射,隔次喷射,油滴现象 5、十六烷值是用来评定柴油 自然 性能的好坏。 6、柴油机的正常燃烧包括 着火落后期,速燃期,缓燃期,补燃期 四个时期。 7、比较汽油机与柴油机的负荷特性,发现汽油机的燃油消耗率普遍较 高 ,燃油消耗量曲线弯曲度较 大 。 8、 谐振进气 和 可变进气支管 都是利用进气管的动态效应来提高充量系数。 9、发动机实际循环与理论循环相比存在 换气损失,燃烧损失, 和 传热损失 ,缸内流动损失。 10、空燃比是指燃烧时 空气流量 与 燃料流量 的比例。 11、辛烷值是用来评价汽油 抗爆 性能的指标。 12、柴油机理想的喷油规律是先 缓 后 急 13、汽油机的燃烧过程包括 着火落后期,明显燃烧期,后燃期 三个时期。 14、汽油机的排放污染物主要有 CO 、HC 和NOx ,柴油机的排放污染物主要有 CO 和 HC 。 15、车用发动机的工况属于 面工况 。 16、柴油机有害排放物的机外净化技术有 微粒捕集器,氧化催化转化器, NOx还原催化转化器,四元催化转化器 17、醇类燃料的使用方式有 掺醇燃烧 和 纯醇燃烧 两种。 18、发动机理论循环的三种类型是等容加热循环,等压加热循环,混合加热循环 19、评定发动机经济性的指标有 有效热效率 和 有效燃油消耗率 21、影响汽油机有害排放物生成的主要因素有 混合气成分,点火正时,负荷,转速,工况,废气再循环 22、柴油的牌号是根据柴油的 凝点 确定的。 24、柴油机混合气的形成有 空间雾化混合 和 壁面油膜蒸发混合 两种方式。 25、发动机的工况一般以其发出的 有效功率 和 转速 来表示。 26、四冲程内燃机进气门提前开启和推迟关闭的主要目的是__ __。 27、评定发动机动力性的指标有 有效功和有效功率、 有效转矩、平均有效压力和 转速和活塞平均速度 。 28、二冲程发动机扫气的基本形式有 横流扫气 、回流扫气 和 直流扫气 。 29、汽油的牌号是根据汽油的 研究法辛烷值 确定的。 30、汽油机的不规则燃烧是指在稳定正常运转的情况下,各循环之间的 燃烧变动 和各气缸之间的 燃烧差异 。 31、柴油机燃烧放热规律三要素是指 燃烧放热始点,放热持续期,放热率曲线 32、汽油机负荷调节是改变 节气门开度 柴油机负荷调节是改变 每循环供油量 33、从柴油机的万有特性曲线可看出柴油机相对汽车变速工况的适应性 好 。 三、单项选择题 1、下列参数中用来评价发动机强化性能的指标是( C ); A、平均有效压力; B、有效燃油消耗率; C、升功率; D、热效率。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