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黄山风景区及周边地区地质灾害特征分析及危险性评估的开题报告.docx

发布:2024-04-28约1.67千字共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黄山风景区及周边地区地质灾害特征分析及危险性评估的开题报告

一、选题背景和意义

黄山风景区是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和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是中国著名的风景名胜区之一,吸引了大批国内外游客前来观光旅游。然而,黄山风景区及其周边地区受到的天气和地质条件的影响,经常发生地质灾害,比如山体滑坡、土石流、塌方等,对游客的人身安全以及旅游资源的保护造成了威胁。

因此,对黄山风景区及周边地区的地质灾害特征进行分析和危险性评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科研意义。通过结果可帮助旅游管理部门和游客制定出更为合理和安全的旅游行程,也能为地质灾害的预防和减灾提供科学依据。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

1.研究内容

本次研究的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黄山风景区及周边地区的地质环境特征:如地形、地质构造、土壤类型、水文及气象条件等。

(2)黄山风景区及周边地区的地质灾害类型及分布:如滑坡、崩塌、泥石流等。

(3)黄山风景区及周边地区地质灾害的成因机理:如地质构造活动、气象条件、人为因素等。

(4)黄山风景区及周边地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由于地质灾害危害性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本次研究采用多指标评估模型,以来自该地区的现场调查、遥感图像分析以及已有的相关研究资料为依据,建立黄山地区地质灾害风险评估模型,使用GIS等软件对危险性评估结果进行空间分析。

2.研究方法

本次研究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1)文献资料法:对黄山风景区及周边地区的地质灾害历史记录、地质背景、气象水文等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2)遥感与GIS技术:利用遥感数据,结合GIS空间分析功能,对研究区域的基础地质地形和地质灾害进行识别和分析,提高研究精度和效率。

(3)实地调查法:对黄山风景区及周边地区进行实地考察,了解现场地质灾害情况,获取实地数据。

(4)多指标评估法:采用专家咨询法、模糊数学法和统计分析方法等,结合GIS,建立黄山地区地质灾害风险评估模型。

三、预期成果和意义

本次研究通过对黄山风景区及周边地区的地质灾害特征分析及危险性评估,预计可以达到以下成果:

(1)深入了解黄山风景区及周边地区的地质灾害类型、分布和成因机理。

(2)建立多指标评估模型,进行黄山地区地质灾害风险评估,为旅游管理部门和广大游客制定旅游行程提供科学参考。

(3)为黄山地区地质灾害的预防和减灾提供科学依据,为其他具有相似地质环境的地区提供参考。

(4)为相关学科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数据支持,具有重要的科研意义。

四、研究进度安排

本次研究的进度安排如下:

第一阶段:文献调查和资料收集(2个月)

1.搜集黄山地区的地质、气象、水文等基础资料;

2.查阅地质灾害历史记录文献。

第二阶段:遥感与GIS分析(3个月)

1.获取遥感影像资料;

2.运用GIS进行地形地貌分析和地质灾害分布分析。

第三阶段:实地考察和采样分析(4个月)

1.选择不同类型地质灾害重点区域;

2.对这些区域进行实地采样分析。

第四阶段:多指标评估及危险性评估(3个月)

1.建立黄山地区地质灾害风险评估模型;

2.使用GIS及多指标评估系统对黄山地区进行风险评估。

第五阶段:论文撰写与答辩准备(3个月)

1.整理成果,撰写毕业论文;

2.准备答辩材料。

五、参考文献

1.王峰,张三春,赵四柿,刘志云.黄山地质灾害类型及其危险性评估[J].山西建筑,2017,43(1):176-178.

2.赵五台,李六,张七.黄山地区地质环境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J].高原山地气象研究,2018,38(2):73-77.

3.Lee,J.K.,Buchroithner,M.F.,Zhu,A.X.,etal.Usingmulti-sensorremotesensingdataandGIStoanalyzeandpredicthazardsoflandslidesanddebrisflows.NaturalHazards,2013,67(3):1251-1270.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