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第六节《演示演讲展精彩——交流展示》说课稿 2023—2024学年西交大版(2014))初中信息技术七年级下册[001].docx
第二单元第六节《演示演讲展精彩——交流展示》说课稿2023—2024学年西交大版(2014))初中信息技术七年级下册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西交大版(2014)初中信息技术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六节《演示演讲展精彩——交流展示》。本节课主要内容包括:1.掌握演示文稿的制作方法和技巧;2.熟悉演讲的基本技巧和注意事项;3.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进行交流展示的能力。
教学重点:如何制作精美的演示文稿,以及如何进行流畅的演讲。
教学难点:演示文稿的制作技巧,以及演讲时的表达和沟通能力。
二、核心素养目标分析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主要包括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信息社会责任四个方面。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能理解演示文稿的制作方法和技巧,培养运用信息技术进行交流展示的能力,从而提高信息意识;在制作演示文稿的过程中,运用计算思维解决问题,提高计算思维能力;学会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学习,培养数字化学习与创新的能力;同时,学生应能理解信息技术对社会的影响,增强信息社会责任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①掌握使用演示文稿制作工具(如PowerPoint)的基本操作,包括插入文本、图片、图表等元素,以及应用模板和设计布局。
②学习有效的演讲技巧,包括清晰表达观点、适当使用肢体语言、控制语速和音量,以及与观众建立眼神交流等。
2.教学难点
①熟练运用演示文稿制作工具的高级功能,如动画效果、过渡效果、自定义幻灯片放映等,以及如何根据内容需要选择合适的设计风格和布局。
②在演讲过程中,如何有效地组织语言,条理清晰地呈现观点,以及如何根据观众的反应灵活调整演讲内容和风格。
四、教学资源准备
1.教材:确保每位学生都有《演示演讲展精彩——交流展示》这一节的学习资料。
2.辅助材料:准备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示例演示文稿、演讲技巧图解等多媒体资源,以及可能的行业案例分析。
3.实验器材:准备电脑、投影仪等设备,确保学生能够分组进行演示文稿的制作和演讲练习。
4.教室布置:将教室布置成小组讨论区和演讲演示区,以便于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和互相观摩学习。
五、教学过程设计
1.导入环节(5分钟)
情境创设:展示一场精彩的演讲视频,让学生感受演讲的魅力。
问题提出:请大家思考,一场成功的演讲需要具备哪些条件和技巧?
学生回答:清晰的表达能力、自信的态度、恰当的肢体语言、与观众的互动等。
教师总结:今天的课程将帮助大家掌握演讲技巧,并运用信息技术展示自己的观点。
2.讲授新课(10分钟)
教学重点1:演示文稿制作的基本操作。
教师讲解:如何插入文本、图片、图表等元素,应用模板和设计布局。
学生跟随:实操演示文稿制作,巩固所学内容。
教学重点2:演讲技巧。
教师讲解:清晰表达观点、适当使用肢体语言、控制语速和音量、与观众建立眼神交流等。
学生跟随:练习演讲技巧,提高表达能力。
3.巩固练习(10分钟)
练习1:制作演示文稿。
学生分组:合作完成一个主题的演示文稿制作。
教师点评: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指出优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练习2:模拟演讲。
学生分组:每个小组选出一个代表进行模拟演讲。
教师点评:评价演讲者的表达能力、肢体语言、与观众的互动等方面。
4.师生互动环节(10分钟)
问题提出:在制作演示文稿和演讲过程中,大家遇到了哪些问题?
学生回答:分享各自在制作演示文稿和演讲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教师解答:针对学生的问题,提供解决方法和技巧。
教学创新:引入头脑风暴环节,让学生提出创新性的观点和想法。
5.课堂提问(5分钟)
提问1:请大家总结一下,制作演示文稿需要注意哪些要点?
提问2:在演讲过程中,如何吸引观众的注意力?
学生回答:回答问题,分享自己的见解。
6.总结与拓展(5分钟)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所学技能。
学生总结:自我反思,总结所学知识和技能。
核心素养拓展:鼓励学生运用所学技能,参与学校或社区的演讲活动,提升信息社会责任意识。
总计用时:45分钟。
教学过程设计遵循实际学情,紧扣重难点,注重师生互动和学生的实践操作,旨在提高学生的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信息社会责任等核心素养。
六、教学资源拓展
1.拓展资源
-演示文稿制作高级技巧:动画效果、过渡效果、自定义幻灯片放映等。
-演讲技巧深化:如何根据观众反应灵活调整演讲内容和风格。
-信息技术应用于演讲的案例分析: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学习,提升数字化学习与创新能力。
-信息社会责任培养:了解信息技术对社会的影响,增强信息社会责任意识。
2.拓展建议
-学生可以利用网络资源,如教育平台、学术期刊等,进一步学习演示文稿制作的高级技巧和演讲技巧。
-观看优秀的演讲视频,分析并学习演讲者的表达方式和肢体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