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全球化的几个问题.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 * * * * * * * * * * * * * * * * * * * 教师:刘顺鸿 班级: * * 经济全球化的几个问题 一、新自由主义 * * (一)代表人物 1.弗里德里希·哈耶克(1899-1992,奥地利学派): 坚持自由市场资本主义; 反对凯恩斯主义、社会主义和集体主义。 一、新自由主义 * * (一)代表人物 2.米尔顿·弗里德曼(1912-2006,芝加哥学派): 强调自由市场经济的优点,并反对政府干预; 通货膨胀根本上源自于货币供给增加。 一、新自由主义 * * (一)代表人物 3.玛格丽特·希尔达·撒切尔(1925-2013,撒切尔主义): 主张私有化; 控制货币; 削减福利开支; 削弱工会力量。 一、新自由主义 * * (一)代表人物 4.罗纳德·威尔逊·里根(1911-2004,里根经济学): 主张减少政府开支、降低税收、减少政府干预 控制货币供应量,减少通货膨胀。 拉弗曲线 一、新自由主义 * * (一)代表人物 5.托马斯·弗里德曼(1953-,《世界是平的》、《世界又热又平又挤》): 认为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必然规律。 一、新自由主义 * * (一)代表人物 6.朝圣山学社(1947): 提倡自由市场经济政策,倡导开放社会的价值。 一、新自由主义 * * (二)价值取向 1.反对公有制,主张私有制; 案例:教室公有座位的效率问题 2.反对计划经济,主张市场经济; 案例:张三的牛吃李四家小麦的两种解决方案 一、新自由主义 * * (二)价值取向 3.反对福利社会,主张“涓滴效应”; 韩非子(BC281-BC233)的观点 大卫·斯托克曼(1946-)“涓滴效应”理论 一、新自由主义 * * (二)价值取向 4.反对保护主义,主张自由贸易和投资。 大卫?李嘉图(1772-1823)“比较成本说” 当一个国家在两种产品上比另一个国家都有劳动生产率优势时,不应该两个产品都生产,而应该生产优势相对更大的产品;同时,当一个国家在两种产品上比另一个国家都有劳动生产率劣势时,不应该两种产品都不生产,而应该生生劳动生产率劣势相对更小的产品。 这样各自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进行分工和贸易,结果两个国家的福利比国际分工和贸易前都有所增长。总之,国际分工和贸易对每一个国家都有好处,应该实行贸易自由化,反对贸易保护主义。 情形 国家 生产 贸易 国内 葡萄牙 80人/1单位酒 90人/1单位布 国内贸易: 1单位酒=0.89单位布 英国 120人/1单位酒 100人/1单位布 国内贸易: 1单位布=0.83单位酒 国际 葡萄牙 170人/2.125单位酒 ? 国际贸易: 1.125单位酒=1.2单位布, 1单位酒=1.07单位布, 比分工前多得0.18单位布 英国 ? 220人/2.2单位布 国际贸易: 1.2单位布=1.125单位酒, 1单位布=0.94单位酒, 比分工前多得0.11单位酒 * * 一、新自由主义 * * (二)价值取向 4.反对保护主义,主张自由贸易和投资。 弗里德里希·李斯特(1789-1846)对自由贸易的批判 财富的生产力比财富本身重要得多。从国外进口商品,似乎可以增加财富,但从长远来看,将会阻碍本国工业的发展,使自己长期处于落后和从属于外国的地位。 一个国家的发展必须依次经过五个发展阶段:原始末开发阶段——畜牧业阶段——农业阶段——农业和制造业阶段——农业、制造业和商业阶段。在第四个阶段,应该实行保护贸易,以促进本国制造业的发展。一国的制造业只有达到高度发展,即进入第五阶段之后,才能实行自由贸易。 一、新自由主义 * * (二)价值取向 4.反对保护主义,主张自由贸易和投资。 《管子》对“比较成本说”的批判(轻重戊第84) 管仲认为,按比较成本优势进行国际分工和贸易,会使一个国家产业结构单一,从而受他国控制,甚至导致国家灭亡。 * * 《管子》(輕重戊第八十四) 桓公曰:“鲁梁之于齐也,千谷也,蜂螫也,齿之有唇也。今吾欲下鲁梁,何行而可?” 管子对曰:“鲁梁之民俗为绨。公服绨,令左右服之,民从而服之。公因令齐勿敢为,必仰于鲁梁,则是鲁梁释其农事而作绨矣。” 桓公曰:“诺。” 即为服于泰山之阳,十日而服之。 管子告鲁梁之贾人曰:“子为我致绨千匹,赐子金三百斤。什至而金三千斤。”则是鲁梁不赋于民,财用足也。鲁梁之君闻之。则教其民为绨。十三月,而管子令人之鲁梁。鲁梁郭中之民道路扬尘,十步不相见,绁繑而踵相随,车毂齺,骑连伍而行。 管子曰:“鲁梁可下矣。” 公曰:“奈何?” 管子对曰:“公宜服帛,率民去绨。闭关,毋与鲁梁通使。” 公曰:“诺。” 后十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