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以中国传统节日活动为载体-开展综合实践活动.doc

发布:2017-03-15约7.25千字共1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学 科 综合实践 论文序号 以中国传统节日为载体,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内容摘要]: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是民族文化的宝贵财富,每一个传统节日都蕴涵着我们民族独特深层的精神价值观,她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根。然而,如今少年儿童对于传统节日文化出现了严重的“营养不良”。因此,我们觉得重视学生对本民族传统节日的认识回归是非常必要的。把丰富的中国传统节日民俗活动通过整合、创新、分层,以主题教育活动的形式进行重新设计,通过小课题研究、雏鹰争章活动、班队活动以及学科整合来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有利于孩子继承和弘扬民族传统精神,锻炼和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增强民族情感,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中国传统节日 综合实践活动 一、问题的提出 1、 两则报道引发的思考 报道一: 增设清明、中秋为法定节日 在北京出席全国政协十届二次会议的确百余名香港特区全国政协委员在一份提案中标建议,增设清明、中秋等民族节日为法定假日。 提案指出,清明扫墓祭祖、端午悼念爱国先人、中秋阖家团圆、重阳登高敬老,这些传统节日,在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方面已经发挥并继续发挥着作用,这是有目共睹的。法定这些节日为假日,其实就是肯定民族传统,弘扬民族精神。 据介绍,在香港,这4个节日当天或翌日已都是法定假日。 ——摘自《文汇报》(2004-03-08) 报道二: 明年起清明、端午、中秋纳入中国国家法定节假日 在广泛征求各界意见和社情民意的基础上,修改后的《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经中国国务院通过并于16日对外公布,2008年1月1日起施行。 根据这一《办法》,从明年起,全体公民放假的节日从之前的10天增加到11天。其中五一劳动节从放假3天减为1天,新增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各放假1天,春节放假3天不变,调整为从农历除夕开始计假。新年(元旦)仍放假1天,国庆节仍放假3天。 ——摘自新华网(2007-12-16) 的确,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是民族文化的宝贵财富,每一个传统节日都蕴涵着我们民族独特深层的精神价值观,她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根。可就在当下有关中华传统节日日益受到大家重视,民族之风日益扩散和影响到孩子生活的今天,我们却发现他们对很多中国民族传统节日的了解与感受仍相当有限,对节日民俗活动的理解存在表面化和追捧倾向,相关可接受与参与的节日民俗活动内容也多为单调与零散的,大多孩子只是从大人的口中粗略与简单的了解了一些相关内容。 再加之,随着西方文化对中国本土文化的冲击,我国的传统节日在国人面前出现了逐步淡化的趋势,民族教育和民族活动开展之风已受到严重伤害,从而导致少年儿童对于中国传统节日文化表现出了严重的“营养不良”。因此,我们觉得重视学生对本民族传统节日的认识回归是非常必要的。因为,民族教育不光是我们的,更是需要孩子们来感受、认知、传承与创新的。 2、 《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给予的启示 《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中指出:“综合实践活动的设计与实施,应充分开发和利用文化传统资源,使学生通过对文化传统的体验,获得民族文化传统的熏陶”;“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的开发应注意除了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这些指定领域外,班级活动、少先队活动、节日活动以及学校的某些传统活动等都可以与综合实践活动的指定领域结合开展。” 因此,把丰富的中国传统节日民俗活动通过整合、创新、分层,以主题教育活动的形式进行重新设计,从而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有益于学生接受和感知民族教育、民俗活动的多面性,有利于孩子继承和弘扬民族传统精神,锻炼和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增强民族情感,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二、以中国传统节日为载体,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实践 1、 设计编制以中国传统节日为载体的综合实践活动体系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节日。本文所涉及的中国传统节日主要是指:春节、清明、端午和中秋。围绕这四大节日,我们尽可能地挖掘适合我校运用和创设的民族环境,借助节日所特有的民俗活动为载体来设计开展一系列的综合实践活动,通过多种活动形式,多个活动内容让学生感受和感知中国传统民俗的丰富有趣。 (1) 春节——活动主题:亲情、节俭 年段 活动名称 活动过程 低段 (一二年级) 我向长辈拜个年 第一阶段:在春节期间,和家人一起吃团圆饭,去长辈家拜年;吃元宵、赏花灯、收集灯谜,了解春节的各种习俗。第二阶段:展示学生参与春节活动的相关照片。第三阶段:以春节习俗为主题,开展主题班会(如:“灯谜我来猜”、“春节习俗之多少”等)。 中段 (三四年级) 我爱中华美食 ——饺子 第一阶段:话饺子,知来历。第二阶段:包饺子,送温暖。第三阶段:画饺子,抒情怀。 走进春节 第一阶段:了解剪春花、写春联、手抄小报的相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