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力发电厂用油技术.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火力发电厂用油技术
王晓丽
补充:
1煤由高等植物经生化作用形成。
2煤的组分:挥发分(CHON等元素气态物质) 水分(内在、外在)
固定碳(C元素固态形状) 灰分(Ca Si Al Fe 矿物质)
3煤的密度:
真密度:20℃煤的质量,同温同积(不包括空隙)水的质量
视密度:20℃煤的质量,同温同积(包括空隙)水的质量
堆密度:单位容积锁容纳的散装煤的量 t/m3
4煤的基准:根据煤的成分条件或需要而规定的“成分组合”
表示方法:收到基:计算煤中所有组分的组合
空气干燥基:不包括外在水分
干燥基:不计所有水分
干燥无灰基:不计不可燃成分(挥发分,固定碳)
5煤的偏差来源
采样过程:煤质不均匀,子样数目不够,采样点分布不均匀,采样
尺寸不适合,条件天气(大风等)
制样过程:混合不均匀,粒度分布不均匀,缩分比选择不当,设备
缺陷,条件影响
6样本代表性:规定的时间空间内样本在组分、性质上与总体的一致性
主要影响因素:总体不均匀
7煤的不均匀度:σ,通常用灰分表示
原因:灰分测定简单、粘度小、精度高、煤中矿物质最不均匀
8组成代表性最少的子样数目的确定
9煤堆中采样
困难:形状不规则体积大、离析作用
方法:顶、腰、底部均匀分布采样点,采样前去除0.2m的表层煤,底部采样
至少距离地面0.5m
10煤样采集方式
人工采样,机械采样(优点:效率高,易作随机采样。缺点:误差大)
11煤样的制样过程:破碎、过筛、掺合、缩分、干燥、减灰(烟煤)
12煤中水分
危害:减少可燃物含量、有效利用能量下降、水分过多燃烧难、流动性差增
加贮存运输费用
存在形式:外在水分,存在于大毛细血管中
特点:机械形式存在与同温下水汽压力相等、不断蒸发直至与空
气中湿气平衡、决定于外在条件与性质无关、不是工业分
析的测定内容
内在水分,存在与小毛细血管中
特点:物理或化学吸附存在、室温采集105-110摄氏度完全失去
、是工业分析的测定内容、与煤质程度有关
13煤中灰分
灰分由矿物质组成
危害:降低经济性增加发电成本、影响锅炉的安全能运行、腐蚀金属设备(
锅炉)、生成有害物质污染环境
14煤中挥发分:在900+-10摄氏度时热分解平衡。随煤的煤化程度加深而减少
可以用于判断煤化程度。指导锅炉设计。
15着火点:燃点,有氧化剂共存的条件下,将煤加热至开始燃烧的温度
16煤粉细度意义:经济细度、能耗和未燃尽损失减小的煤粉的细度
17发热量:单位重量煤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
表示方法:1、弹筒发热量 C-CO2,H-H2O(l)比实际放热量高
2、高位发热量 煤在空气中完全燃烧放热量
3、低位发热量 高位发热量-水汽化热,煤中可利用的能量
第一章 石油的化学组成与电力用油的炼制
1 石油的烃类化合物按C、H原子排列方式不同分为几大类?分别为什么?
四大类,分别为烷烃( ),环烷烃( ),芳香烃(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