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微型计算机系统原理(第五版)周明德 周明德微机原理及应用06.ppt

发布:2017-03-05约9.2千字共6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 6 章主 存 储 器 计算机系统对存储器的要求是容量要大、存取速度要快,但容量大、速度快与成本低是矛盾的,容量大、速度快必然使成本增加。为了使容量、速度与成本适当折衷,现代计算机系统都是采用多级存储体系结构: 主存储器(内存储器)、辅助(外)存储器以及网络存储器,如图6-1所示。 越靠近CPU的存储器速度越快(存取时间短)而容量也越小。为了使主存储器的速度能与CPU的速度匹配,目前在CPU与主存储器之间还有一层称为高速缓冲存储器(Cache)。 Cache容量较小,目前一般为几百千字节(KB),其工作速度几乎与CPU相当。 主存储器(内存条)容量较大,目前一般为128MB或256MB,工作速度比Cache慢。但目前所用的SDRAM、DDR SDRAM和RDRAM性能已有了极大的提高。 外存储器容量大,目前一般为几十吉字节(GB),但工作速度慢。 6.1 半导体存储器的分类 半导体存储器从使用功能上划分,可分为两类: 读写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又称为随机存取存储器, 主要用来存放各种现场的输入输出数据、中间计算结果、与外存交换的信息以及作为堆栈使用。 只读存储器ROM(Read Only Memory),而ROM的信息在使用时是不能改变的,也就是不可写入的,它只能读出,故一般用来存放固定的程序,如微型计算机的管理、监控程序,汇编程序等,以及存放各种常数、函数表等。 半导体存储器的分类,可用图6-2来表示。 6.1.1 RAM的种类 在RAM中,又可以分为双极型(Bipolar)和MOS RAM两大类。 1. 双极型RAM的特点 存取速度高; 集成度较低(与MOS相比); 功耗大; 成本高。主要用在速度要求较高的微型计算机中或作为Cache。 2. MOS RAM 用MOS器件构成的RAM,又可分为静态(Static)RAM(用SRAM表示)和动态(Dynamic)RAM(用DRAM表示)两种。 (1) 静态RAM的特点 ① 用由6管构成的触发器作为基本存储电路; ② 集成度高于双极型但低于动态RAM; ③ 不需要刷新,故可省去刷新电路; ④ 功耗比双极型的低,但比动态RAM高; ⑤ 易于用电池作为后备电源(RAM的一个重大问题是当电源去掉后,RAM中的信息就会丢失,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就要求当交流电源掉电时,能自动地转换到一个用电池供电的低压后备电源,以保持RAM中的信息)。 ⑥ 存取速度较动态RAM快。 (2) 动态RAM的特点 ① 基本存储电路用单管线路组成(靠电容存储电荷); ② 集成度高; ③ 比静态RAM的功耗更低; ④ 价格比静态便宜; ⑤ 因动态存储器靠电容来存储信息,由于总是存在有泄漏电流,故要求刷新(再生)。典型的是要求每隔1ms刷新一遍。 6.1.2 ROM的种类 掩模ROM 2. 可编程序的只读存储器PROM 可擦去的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 电擦去的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 5. 新一代可编程只读存储器FLASH存储器 6.2 读写存储器(RAM) 6.2.1 基本存储电路 基本存储电路用来存储一位二进制信息: “0”或“1”。 1. 六管静态存储电路 静态存储电路是由两个增强型的NMOS反相器交叉耦合而成的触发器,如图6-3(a)所示。 当把触发器作为存储电路时,就要能控制是否被选中。这样,就形成了图6-3(b)所示的六管基本存储电路。 存储元的选中过程: 当X的译码输出线为高电平时,则T5、T6管导通,A、B端就与位线D0和D0#相连;当这个电路被选中时,相应的Y译码输出也是高电平,故T7、T8管(它们是一列公用的)也是导通的,于是D0和D0#(这是存储器内部的位线)就与输入输出电路I/O及I/O#(这是指存储器外部的数据线)相通。 存储元的写入过程: 写入信号自I/O和I/O#线输入,如要写“1”则I/O线为“1”,而I/O#线为“0”。它们通过T7、T8管以及T5、T6管分别与A端和B端相连,使A=“1”,B=“0”,就强迫T2管导通,T1管截止,相当于把输入电荷存储于T1和T2管的栅极。当输入信号以及地址选择信号消失后,T5、T6、T7、T8都截止,由于存储单元有电源和两负载管,可以不断地向栅极补充电荷,所以靠两个反相器的交叉控制,只要不掉电就能保持写入的信号“1”,而不用再生(刷新)。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