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阳离子瓜尔胶改性絮凝剂的絮凝性能研究.doc

发布:2017-02-12约5.13千字共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阳离子瓜尔胶改性絮凝剂的絮凝性能研究2009年第12期(总第133期)黎丽华1,何东保2(1.广西电力工业勘察设计研究院,广西 南宁 530023;2.武汉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2) 【摘 要】 以硝酸铈铵(CAN)为引发剂,采用水溶液聚合法,制备了阳离子瓜尔胶与丙烯酰胺的接枝共聚物(pAm-g-CG40)。将制得的接枝共聚物作为阳离子絮凝剂,应用于生活污水的净化处理。结果表明,pAm-g-CG40具有良好的絮凝效果,其絮凝作用优于阴离子聚丙烯酰胺(APAM)。而且,在与聚合铁(PFS)复合作用时,可大大提高其絮凝作用,更加有效地去除污水的浊度。   【关键词】 阳离子瓜尔胶;丙烯酰胺;接枝共聚;絮凝 ? 1 引言   20世纪70年代以来,对天然高分子改性絮凝剂的研究与开发目前一直呈上升趋势。目前,研究较多的天然改性絮凝剂包括淀粉类[1-2]、壳聚糖类[3]接枝共聚改性絮凝剂等。但是,将丙烯酰胺接枝到阳离子瓜尔胶上,并将所制得的共聚物作为絮凝剂,用于城市污水处理的研究尚未见报道。 因此,本实验以硝酸铈铵为引发剂,引发丙烯酰胺和阳离子瓜尔胶(CG40)进行接枝聚合反应制得pAAm-g-CG40。研究了其在不同反应条件下的接枝共聚规律,及其在废水处理中的絮凝性能。 ? 2 实验部分 2.1? 原料和试剂   阳离子瓜尔胶CG40(工业级,上海高维化学有限公司);丙烯酰胺AM(分析纯,湖北大学化工厂);硝酸铈铵CAN(化学纯,中国医药集团上海化学试剂公司);对苯二酚(分析纯,河南焦作市化工厂三厂),其余的试剂均为分析纯。 2.2 ?接枝共聚物pAAm-g-CG40的制备   将1gCG40分散于40 ml蒸馏水中,倒入装有搅拌器、温度计和氮气管的三口烧瓶中。在氮气保护下,搅拌,升温至预定反应温度,再加入一定浓度的CAN溶液20ml以引发CG40产生多糖自由基。约10min后,逐滴加入一定浓度的单体水溶液40 ml。反应至预定时间后,加入少量阻聚剂对苯二酚终止反应[4],停止搅拌,切断N2。产物冷却至室温后用乙醇进行沉淀、过滤,在低于50的真空干燥器中干燥至恒重,得接枝共聚粗产物。 2.3? 接枝共聚粗产物的提纯   将粗产物在6040(体积比)[5]的乙二醇和醋酸混合溶剂中浸泡24h后,过滤。将滤液倒入乙醇中看是否有均聚物PAM沉淀出来[6]。此过程反复操作多次,直至滤液在乙醇中无沉淀产生为止。将提纯后的接枝共聚物再次置于真空干燥器中干燥。接枝率(G%)和接枝效率(GE%)由以下公式计算[4]:   接枝率(G%)=(W2-W0)/W0×100%   接枝效率(GE%)=(W2-W0)/(W1-W0)×100%   式中,W0、W1和W2分别为CG40、接枝共聚粗产物、接枝共聚物的质量(g)。 2.4? 絮凝沉降实验   絮凝实验在JJ-4型六联电动搅拌机上进行,以浊度去除率来反映絮凝效果,采用SZD-1型散光浊度仪(上海自来水厂)测定浊度。实验所用废水样取自武汉水质净化厂,原水水质为:浊度21.4 NTU,pH值:7.51。   分别在500 ml的烧杯中倒入400 ml水样,打开搅拌机,加入定量絮凝剂,快速搅拌(约150 r/min)1 min后,将转速调低至20~30 r/min继续搅拌10 min。然后停止搅拌,静置20 min,用针筒抽取水面下30 mm处的水样进行浊度测定[7-8]。 ? 3 絮凝实验结果与讨论 3.1? 最佳剂量的确定   分别取pAAm-g-CG40 2.5、5.0、7.5、10.0、12.5和15.0 mg/L进行絮凝实验,其结果如图1所示。      图1? pAAm-g-CG40浓度对剩余浊度的影响   由图1可以看出,随着pAAm-g-CG40用量的增加,剩余浊度逐渐减小。在pAAm-g-CG40浓度达到10 mg/L时,剩余浊度降至最低值 7.9 NTU。但是若继续增大pAAm-g-CG40的浓度,剩余浊度反而开始上升。   这主要是因为:阳离子聚合物的絮凝机理是电荷中和和吸附架桥作用[9],当pAAm-g-CG40的浓度较低时,只能中和颗粒表面部分的负电荷,降低部分的ζ电位,因此絮凝效果非常低。当pAAm-g-CG40的浓度增大时,颗粒表面电荷被中和的量也增大,ζ电位进一步降低,同时参与架桥的大分子也增多,絮凝效果增大。当pAAm-g-CG40的浓度增大到一定值时,废水中颗粒表面的电荷正好被中和,ζ电位降到零,这种状态就是所谓的“等电状态”,同时也是最佳絮凝状态,此时的pAAm-g-CG40的浓度即为最佳投入量[10-11]。如果pAAm-g-CG40过量,则架桥作用所必需的颗粒表面吸附活性点被pAAm-g-CG40所包裹,并且颗粒由带负电荷转为带正电荷,由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