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培训课件-心肺复苏操作.ppt

发布:2017-03-16约1.44千字共2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13度心肺复苏培训 培训要点 生命链 流程的简化 强调心脏按压的重要 除颤的重要性 呼吸囊的使用 药物的使用 猝死 俗称“ 急死”, 是指貌似健康或经治疗病情稳定或正在好转者, 突然发生意想不到的非创伤性死亡。世界卫生组织将发病6 小时内的死亡定为猝死。 1、生命链 2、简化流程 First aid 进行CPR几率低 其原因之一是传统的 A-B-C 程序 该程序的第一步是施救者认为最困难的步骤,即开放气道(A)并进行人工呼吸 B 施救者开放气道以进行口对口(鼻)人工呼吸、寻找防护装置的过程中,往往会延误胸外按压 基础生命支持 A Airway 打开气道 B Breathing 人工呼吸 C Compressions 心脏按压 D Defibrillation 电除颤 A-B-C 改为C-A-B 气道的问题 院内急救,气道处理仍是首位 按额提颌法打开气道 采用简单的工具保持气道的通畅 鼻咽通气管(鼻窦炎病人相对禁忌) 口咽通气管(清醒病人相对禁忌) 针对有心跳,上气道有梗阻现象的患者 气道异物梗阻(FBAO)---海氏手法 快速!有效!持续! 3、“高质量心肺复苏”的理念 定位:两乳连线中点 3、“高质量心肺复苏”的理念 两乳连线中点 按压速率为至少100 次/分钟(少于120次) 成人按压幅度至少为 5 厘米(少于6厘米) 保证每次按压后胸部完全回弹 尽可能减少胸外按压的中断 避免过度通气(潮气量、频率) 4、除颤的重要性 早期除颤是拯救心脏猝死的重要手段 大部分的院外心跳骤停为室颤 治疗室颤的方法就是除颤 除颤的时间越长,成功率越小 室颤会使停跳的心脏趋向抑制 心电表现: 心室颤动(粗颤、细颤) 无脉电活动(电机械分离) 心室停顿 除颤的适应症 室颤 多形性室速,伴有血流动力学不稳定 4、除颤的重要性 持续2分钟CPR,短暂停顿以检查脉搏和病人反应(监护反应) 如果仍是室颤,予除颤 200 J biphasic (双相波)or 360 J monophasic(单相波) 除颤后立即做心脏按压 AED Automated Exteral Defibrillation 5、呼吸球囊的使用 简单易于操作的气道管理方法 对于院外SCA,没有证据说明气管插管比球囊最终出院率高 固定面罩的手法:EC手 呼吸球囊通气 以胸廓起伏为目标 气管插管没有建立以前,按压呼吸比30:2 气管插管建立后,8-10次/分钟进行,心脏按压不少于100次/分钟进行,给气的时候不需要停止按压 防止过度通气 6、心肺复苏时抢救用药 用药途径: 1、静脉用药 2、骨髓腔给药 3、气管内给药 心肺复苏时抢救用药 肾上腺素用法:1mg 每3-5分钟重复 胺碘酮的用法:首剂量:300mg推注;第二次剂量:150mg;1mg/min维持(6小时前) 阿托品已从急救流程中删除,但对缓慢心律失常有效。 心跳骤停的常见因素 5H: 低血容量 低血氧 代谢性疾病(酸中毒) 血钾過高/過低 低体温 5T: 药物中毒Toxins 张力性气胸 心包填塞 心肌梗死/肺栓塞 创伤 终止CPR的指征: 患者心跳恢复,并且有稳定的体循环征象 凡心肺脑复苏已历时1小时而心或脑死亡的证据仍持续存在者 在执行CPR时,救援者将要冒身体受伤的危险时。 对于新生儿,如果10分钟后自主循环未恢复,可以停止复苏。 孕妇4分钟没有复苏迹象,紧急剖宫产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