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高考理科综合试题(全国卷2).doc

发布:2017-03-02约2.43千字共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黑龙江、吉林、广西) 第I卷 .反应2A(g)+B(g)2C(g);△H>0。下列反应条件有利于生成C的是 A 低温、低压 B 低温、高压 C 高温、高压 D 高温、低压 .将纯水加热至较高温度,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水的离子积变大、pH变小、呈酸性 B 水的离了积不变、pH不变、呈中性 C 水的离子积变小、pH变大、呈碱性 D 水的离子积变大、pH变小、呈中性 .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 氯化铝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Al3++4NH·H2O=AlO2-+4NH4+2H2O 2Fe3++2Cl- .某氯化镁溶液的密度为1.18g/cm3,其中镁离子的质量分数为5.1%,300mL该溶液中Cl-离子的物质的量约等于 A 0.37mol B 0.63mol C 0.74mol D 1.5mol .已知下列分子或离子在酸性条件下都能氧化KI,自身发生如下变化: H2O2→H2O IO3-→I2 MnO4-→Mn2+ HNO2→NO 如果分别用等物质的量的这些物质氧化足量的KI,得到I2最多的是 A H2O2 B IO3- C MnO4- D HNO2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NH3是极性分子,分子中N原子是在3个H原子所组成的三角形的中心 B CCl4是非极性分子,分子中C原子处在4个Cl原子所组成的正方形的中心 C H2O是极性分子,分子中O原子不处在2个H原子所连成的直线的中央 D CO2是非极性分子,分子中C原子不处在2个O原子所连成的直线的中央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直径介于1nm~100nm之间的微粒称为胶体 B 电泳现象可证明胶体属电解质溶液 C 利用丁达尔效应可以区别溶液与胶体 D 胶体粒子很小,可以透过半透膜 .主链含5个碳原子,有甲基、乙基2个支链的烷烃有 A 2种 B 3种C 4种 D 5种 .(15分)可用图示装置制取少量乙酸乙酯(酒精灯等在图中均已略去)。请填空: (1)试管a中需加入浓硫酸、冰醋酸和乙醇各2mL,正确的加入顺序用操作是 。 (2)为防止a中的液体在实验时发生暴沸,在加热前应采取的措施是 。 (3)实验中加热试管a的目的是: ① ; ② 。 (4)试管b中加有饱和Na2CO3溶液,其作用是 。 (5)反应结束后,振荡试管b,静置。观察到的现象是 。 .(15分)已知X、Y、Z都是短周期的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递增。X原子的电子层数与它的核外电子总数相同,而Z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的三倍,Y和Z可以形成两种以上气态化合物,则 (1)X是 ,Y是 ,Z是 。 (2)由Y和Z组成,且Y和Z的质量比为7:20的化合物的化学式(分子式)是 。 (3)由X、Y、Z中的两种元素组成,且与X、Z分子具有相同电子数的两种离子是__________和 。 (4)X、Y、Z可以形成一种盐,此盐中X、Y、Z元素的原子的个数比为4︰2︰3,该盐的化学式(分子式)是 。 .(15分)以下一些氧化物和单质之间可发生如右图所示的反应: 其中,氧化物(Ⅰ)是红棕色固体、氧化物(Ⅱ)、(Ⅲ)、(Ⅳ)在反应条件下都是气体。 (1)氧化物(Ⅰ)的化学式(分子式)是 。 氧化物(Ⅱ)的化学式(分子式)是 。 (2)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是 。 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是 。 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是 。 .(15分)莽草酸是合成治疗禽流感的药物—达菲(Tamiflu)的原料之一。莽草酸是A的一种异构体。A的结构简式如下: (提示:环丁烷可简写成) (1)A的分子式是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