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空气质量管理监控模式研究.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签名: 李 黎 导师签名: 宋国君 日期: 2009 年 5 月 15 日
摘 要
我国城市空气污染虽然整体恶化趋势有所改善,但总体趋势变化不明显。
近三年的空气质量达标城市比例一直维持在 60%左右。污染物排放总量依然在
高位运行。其造成的影响,包括人群健康及其他物质损耗等,也呈现上升趋势。
与此同时,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给城市空气质量管理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压力。
城市人口、机动车保有量以及消费水平的提升都直接或间接的加重了空气污染
的压力。
我国的城市空气质量管理工作开展了三十多年,法律法规、政策体系逐渐
完善,管理机构逐渐壮大,设施逐渐齐全,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反观空气污
染治理的效果,却不尽如人意。究其原因,由于长期的监控体系的缺位,政策
未能得到良好的实施,效果大打折扣。进一步调查发现,目前关于城市空气质
量管理的研究更多的集中在污染原因的分析、影响的评估以及政策的设计等方
面,对于监控的措施与手段的研究很少。
从系统论的角度出发,全面分析了城市空气质量管理的内容,对其中每一
环节的监控现状进行了评估,分析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空气质量
管理的有效措施。主要内容是设计城市空气质量监控模式框架,并对现行管理
框架下的薄弱环节进行分析并提出改进建议,并最终形成一整套系统的、费用
有效的、全时空范围内的监控模式。
所采用的理论包括公共物品与外部性理论、委托代理理论、公共治理理论
等。在现状分析中,本文以委托代理理论的基本观点,对城市空气质量管理的
各利益相关方进行分析,找出其行为背后的真实动机。并以此提出解决信息不
对称是监控的主要内容。解决方案采用公共治理理论的主要思想,通过信息公
开,完善信息的获取和使用方式,使城市空气管理主体多元化,提高管理的效
率。
3
论文的主要内容如下:
(1) 界定了“城市空气质量管理监控”的概念
4
“监控”是通过全面收集空气质量管理的信息,按照特定程序对信息进行
处理和分析,并结合对城市空气质量管理实施全过程、全时空和系统化的监督
与控制,发现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给予改进建议,以实现城市空气质量管
理的费用效益最大化。实现管理的费用效益最大化是监控最突出的特点。
(2 ) 对城市空气质量管理监控的现状进行评估
分析了城市空气质量管理过程中信息收集和处理的现状,以及造成这种现
状的原因。这些信息包括人群健康信息、空气质量信息、污染源排放信息以及
政府部门所采取的行动措施。并提出要完善收集方式,并对发布形式进行较大
的调整。此外,利用委托代理理论分析了政府、企业和公众三方间针对信息所
产生的博弈关系,找出造成目前监控不到位的根源。
(3 ) 设计了城市空气质量管理监控模式
采用压力—状态—响应(PSR )模型对监控的全过程进行分析。主要分为:
人群健康监控、空气质量监控、污染源监控以及政府管理的监控,详细分析每
一环节的完善途径。配合使用城市空气质量居民满意度的调查,与其他方法进
行相互的核查验证。并设计出监控的指标体系便于对管理工作更好的监控。
(4 ) 提出了实施的建议
针对本文的研究,提出了如下几点建议:使监控工作制度化、规范化; 调
整管理机构的职能设置并加强机构间的合作与协调;使用更灵活的管理手段;
完善城市空气质量信息管理。
关键词:城市空气质量管理;监控模式;公共治理;信息管理
5
Abstract
Although the deterioration trend of China’s urban air quality is under control,
there aren’t any significant changes. Only 60% of Chinese citie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