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对无线通信抗干扰技术性能探究.doc

发布:2017-05-26约3.15千字共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对无线通信抗干扰技术性能的研究   [摘 要]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我国的通信行业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通信技术与之前相比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与此同时也被人们广泛认可和接受。通信技术分为多种,其中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最为明显,其成果有:GSM、WIFI、WLAN等,因此如何确保通信技术的顺畅安全是必须要考虑的问题。本文将针对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的抗干扰技术进行简要分析介绍,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并且就其前景作出分析 [关键词]无线通信;抗干扰技术;分析 中图分类号:TM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16-0066-01 通信技术一直都是科学研究的热点内容,无线通信技术在卫星通信中起主导地位,也正是由于卫星技术的应用才使得通信技术得以更快的发展应用于人类社会生产生活中。在一定程度上无线通信技术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的便利,在军事方面的应用使我国综合国力得到了大幅度提升。但是在无线通信中往往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使得信息不能够顺利传输,这对无线通信是极为不利的影响,因此加强对无线通信干扰技术的性能研究是极为必要的 1.无线抗干扰技术应用现状 随着通讯行业的迅速发展,无线通信技术也得到了飞速的发展,正是无线通信技术实现了人们在任意时间、任意地点彼此之间进行沟通交流,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同时在农业、商业、工业以及国防事业方面都是重要的通讯技术,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在实际通信过程中,无线通信技术常常会受到干扰,受干扰的类型分为多种,主要有多址、共道和码间这三种,无线通信干扰具备频率、调制、带宽等特性,干扰信号有很多种类,可以分为自然存在的与人为因素两种。干扰信号的存在再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通信的准确性和有效性,有时干扰较大时会掩盖通信信号正常的传递信息,所以干扰的存在不利于无线通信中信息的有效传输。由此可知,重视对无线通信抗干扰技术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2.无线通信的干扰类型 2.1 互调干扰型 由于非线性的作用,所以如果接收机中加入了两个或者多个干扰信号时,则在一些特殊的巧合点这些干扰的组合频率有时候就会接近甚至是等于有用信号的频率,在这种情况下干扰信号就会顺利通过接收机,对有用信息的传递造成不良影响,在这一过程中三阶互调表现的最为严重 2.2 杂散干扰型 通常信号接收机的灵敏度过低是造成杂散干扰类型产生的主要原因,一般而言信号接收机中所输出飞信号都是大功率信号,然而在大功率信号产生的过程中发散信号频带之外产生杂散是不可避免的,并且杂散都很高。如果落入某个就收系统频段内的杂散幅度较高,则将会致使该接收系统的信噪比降低,通信质量也随之下降 2.3 阻塞干扰型 当接收机前端的底噪放大器中进入较大的干扰信号时,由于低噪放大器的倍数依然是按照放大微弱信号所需要的整机增益进行设置的,所以会在致使放大器进入到非线性区域中,进而导致微弱信号的放大作用大大降低,在严重的时候或致使放大器的放大倍数完全被限制,所以接收机微弱信号的放大能力受到了严重影响,系统也因此不能够正常工作 3.无线通信抗干扰技术性能分析 3.1 扩频技术 通过对信号功率的有效调整进而实现对合成噪声的编码与解码操作被称为扩频抗干扰技术,这种方法将无线通信设备释放与接收的信号隐藏在的波状形的噪声中,有效的避免了外界导致的电磁干扰。当前应用最广泛的是直接序列扩频法,它的原理是扩展无线信号的频带,从而使其功率谱密度降低,换句话说就是降低单位频带内的功率,利用这种方式可以使无线通信信号在噪声中隐藏。无线通信信号不仅具有较高的隐蔽性,还可以实现多路抗干扰目标。作为我国第三代通信的重要技术之一,CDMA技术主要使用直接序列扩频法,但是CDMA技术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它使用的扩频码一般不能实现准确同步。由于这个因素,随着接入用户的增多CDMA技术所使用的直接序列扩频法经常会受到多址干扰。这一缺陷直接导致CDMA技术的通信质量和系统容量受到极大影响,抗干扰性能也较差。直接序列扩频技术在微博通信、卫星通信以及数字蜂窝通信中与CDMA技术结合具有广泛的应用,同时也提高了无线通信的抗干扰能力 3.2 软件无线电技术 随着通讯行业的不断发展,无线电技术也得到了很大的进步,其中软件的进步为无线电技术提供了有效的保障,应用软件无线电技术解决通信干扰问题,可以与时变技术有效的结合,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信号的使用场合和干扰情况的不同,单独跳频工作,有时也可以将跳频与直扩混合方式相结合,进而提高通信系统的抗干扰能力。软件无线电技术可以保证硬件不变,通过改变或者是重新下载软件的方式,改变系统性能,利用这一优势,软件无线电技术有效应用到无线通信抗干扰技术中。总而言之,软件无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