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案例(本案例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ppt

发布:2017-05-02约2.55千字共1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案例(本案例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爸爸计划暑假带小凡出去旅游,在2016年5月12日报名参加了A旅行社的马尔代夫的旅行团,并签订了旅游合同,按合同约定缴纳了1万元的定金。 合同主要条款(要点) 3 2 1 1 4 5 出游时间:2016年8月1日-8月10日 出游地点:马尔代夫太阳岛 住宿条件:五星级酒店 价格:8000元人民币/人 导游不带团到购物点 小凡的马尔代夫之行会出现什么样状况呢? 1 8月1日,旅行社通知小凡的爸爸,因暑假出游者爆满,旅行社没能按时订到机票,故本次旅行团发团时间改成8月5日。 2 8月1日,旅行社被相关部门取消组织境外游资格。 3 顺利成行,但到达目的地后,当地导游带旅行团到了某一家购物商场。 4 8月1日,小凡爸爸带小凡到达合同约定的地点后,导游 告知,他俩的旅游席位让领导的家人占用。 探究1:情形1、3和情形2、4中旅行社在履行合同约定的义务时有什么区别?它们之间有什么共同点? 1.违约含义 在履行合同的过程中,有时难免会因为一些主客观原因导致一方当事人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这就构成了违约。 违约行为有哪些种类呢?预期违约与实际违约 实际违约 预期违约 1 8月1日,旅行社通知小凡的爸爸,因暑假出游者爆满,旅行社没能按时订到机票,故本次旅行团发团时间改成8月5日。 履行义务期限届满后才履行:迟延履行 2 8月1日,旅行社被相关部门取消组织境外游资格。 债务人在客观上没有履行能力,或者法律禁止有关债务的履行:不能履行 3 顺利成行,但到目的地后,当地导游带旅行团到了某一 家购物商场。 只履行部分合同约定,或者履行义务不完全符合合同约 定或法律规定:不完全履行 4 8月1日,小凡爸爸带小凡到达合同约定的地点后,导游 告知,他俩的旅游席位让领导的家人占用。 恶意毁约:拒绝履行 2.违约的不同种类 违约分为预期违约与实际违约。 ---实践中常见的是实际违约。即合同履行期限届满之时,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 (1)不能履行:债务人在客观上没有履行能力,或者法律禁止有关债务的履行。 (2)迟延履行:履行义务期限届满后才履行。 (3)不完全履行:只履行部分合同约定,或者履行义务不完全符合约定或法律规定。 (4)拒绝履行:恶意毁约。 5 因小凡报名参加夏令营,爸爸向旅行社表示不去了。 6 7月29日,小凡得了疾病住院治疗,爸爸向旅行社表示不去了。 探究(2):如果旅行社把小凡爸爸告到法院,让你当法官你会怎么判? 7 旅行社把旅行团带到了欢乐岛,并要住四星级酒店。 探究(3):在当时,小凡的爸爸可以怎么做? 继续履行,无权要求对方返还定金,赔偿金 3.违约承担责任的方式 一方违反合同约定,难免给另一方带来损失。对此,合同法规定了继续履行、赔偿损失、采取补救措施和支付违约金等违约责任的承担方式。 1.继续履行: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时,如果另一方仍然认为有必要履行原合同义务,可以诉诸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只要合同义务是可以强制履行的,则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可以判令、裁定违约方在一定期限内履行合同义务。 2.赔偿金: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而给对方造成损失,违约方应当赔偿损失。 3.违约承担责任的方式 3.采取补救措施:包括修理、更换、重作、退货、减少价款或者报酬。可选择一种或多种。 4.违约金:当事人一方违约时,根据合同约定或法律规定向对方支付一定数额的金钱。 5.定金:当事人为保证合同的履行,约定一方事先向另一方交纳一定数额的金钱。 如交付定金一方违约,则无权要求对方返还定金; 如接受定金一方违约,则应双倍返还定金。 定金是一种担保方式。 8 由于受台风影响,旅行社在7月31日通知小凡爸爸,8月1日不能成行。 探究(4):旅行社有没有违约?如果违约,旅行社要不要承担责任?为什么? 律师分析: 本案是台风发生后可能会导致的一系列合同纠纷问题,引进了一个法律名词,即不可抗力。所谓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预见、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根据《民法通则》第107条的规定:“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或者造成他人损害的,不承担民事责任,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那么究竟什么样的事件才可以成为不可抗力呢?主要有3种:1.自然原因。例如:地震、台风等;2.社会原因。例如罢工、战争等;3.其他原因。例如政府征用土地等。 本案中,旅行社因为台风的原因无法按期出行,已经构成了不可抗力的免责事由。所以他们可以不承担违约责任,双方可以就合同的履行期限进行修改,合同仍然有效。 4.违约行为的免责 违约行为的免责有法定和约定两种情形。 ①法定的免责情形—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