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昆微观经济学原理chapter消费者选择理论课件.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经济学原理-微观 RUC 刘凤良 第三章 消费者行为理论 (Mankiw教材第21章) 第一节 消费者行为理论概述 第二节 无差异曲线及其特点 第三节 消费者的预算约束线 第四节 消费者均衡 第一节 消费者行为理论概述 一、欲望和效用的概念 消费者又称为居民户或家庭,是指能作出统一消费决策经济单位。 消费者是理性的。 商品能够满足消费者的欲望。欲望无限性,受到满足手段的制约,因而才有选择。 效用是消费者对消费商品或劳务满足自身欲望能力的一种主观心理评价。 二、基数效用和序数效用 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用论都是说明消费者选择的理论 基数效用论 假设效用可以计量。 采用边际效用分析方法。 序数效用论 假定效用可以排序 采用无差异曲线分析方法 三、边际效用分析方法与消费者均衡 基数效用论的假定: 消费者消费商品或劳务所获得的满足程度即效用可以用1、2、3…等基数加以表示。 随着消费者消费商品或劳务数量的增加,满足程度或效用总量一般是增加的,但消费者每增加一单位商品或劳务的消费所获得的满足程度逐渐下降。 总效用和边际效用的概念 总效用是指在一定时间内消费者从消费商品或劳务中所获得的满足程度的总量,记为TU。 边际效用是指在一定时间内消费者从增加一单位商品或劳务的消费中所得到的效用增加量,记为MU。 MU=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是指边际效用随着消费数量的增加而递减。 原因是,消费者优先安排最重要的需要,同时消费者接受到的重复刺激的程度越来越弱。 只能通过“内省”的方法验证。 边际效用递增的特例: 癖好: 酒仙 集成: 集邮者收集一套邮票 总效用和边际效用曲线 最佳购买原则 边际净效用=边际效用-购买价格 (假定货币的效用为1) (边际效用-购买价格>0,买得太少;边际效用-购买价格<0,买得太多) MU=P 问题讨论:水和钻石的价值难题 水如此重要,但却远没有钻石昂贵 总效用大不一定意味着边际效用高 稀缺对应着高边际效用,从而高价格 消费者均衡 消费者使用既定的收入实现了最大效用并保持这种情形不变的状态。 均衡条件是: 四、消费者的需求曲线 通过消费者均衡条件可以得出消费者的需求曲线。 =λ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决定了需求规律。 从单个消费者的需求曲线到市场需求曲线 再论消费者剩余 五、基数效用论的缺陷 不能回答一个“效用单位”是多大的问题。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很难得到验证。 效用之间的互相比较,更不具说服力。 基数效用论隐含着收入的平均分配。 第二节 无差异曲线及其特点 一、序数效用论概述 二、无差异曲线及其特点 三、边际替代率及其递减规律 两个基本假设 消费者行为是理性的,即以追求最大效用为目标 个人的消费选择就由两个因素所决定 偏好(Preference) 限制(Constraints)消费者受到收入和他所购买的商品和劳务价格的限制 一、序数效用论概述 认为,效用的大小是无法衡量的,效用之间的比较只能通过顺序或等级来表示。 二、无差异曲线及其特点 无差异曲线是能够给消费者带来相同满足程度的不同数量的商品组合点的轨迹。 无差异曲线的特点 消费者对较高无差异曲线的偏好大于较低无差异曲线 无差异曲线通常向右下方倾斜。(斜率为负数) 任意两条无差异曲线不会相交。 无差异曲线凸向原点。 同一条无差异曲线上的不同点表示: A、 效用水平不同,但所消费的两种商品比例相同。 B、 效用水平相同,但所消费的两种商品组合比例不同。 C、 效用水平不同,但所消费的两种商品组合比例也不同。 D 、效用水平相同,但所消费的两种商品组合比例也相同。 无差异曲线表明: A、用既定货币收入所购买的两种商品的不同组合对消费者所提供的效用相同。 B、两种商品给消费者带来不同满足的所有不同组合。 C、收入一定,同一条曲线上两种商品的不同组合是无差异的。 D、同等数量的商品产生同等满足。 三、边际替代率及其递减规律 边际替代率(marginal rate of substitution) 在效用水平或满足程度保持不变的条件下,消费者增加一单位第一种商品的消费可以代替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 MRSxy= 商品的边际替代率是无差异曲线的斜率 判断题: 边际替代率可以理解为人们愿意接受的两种商品的交换比例。 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 在保持效用水平或满足程度不变的条件下,随着一种商品消费数量的增加,消费者增加一单位该商品而愿意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是逐渐减少的,即随着一种商品数量的增加,它对另外一种商品的边际替代率递减。 反映了两种商品相对稀缺程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