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word2010年北京市高考理综化学试题和答案具体习题的经典解析.doc

发布:2016-06-02约字共1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10年北京市高考理综化学试题 2010.6.12 6.下列有关钢铁腐蚀与防护的说法正确的是 A.钢管与电源正极连接,钢管可被保护 B.铁遇冷浓硝酸表面钝化,可保护内部不被腐蚀 C.钢管与铜管露天堆放在一起时,钢管不易被腐蚀 D.钢铁发生析氢腐蚀时,负极反应是Fe-3e-=Fe3+ 7.下列物质与常用危险化学品的类别不对应的是 A.H2SO4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的结构中含有酯基 B.顺―2―丁烯和反―2―丁烯的加氢产物不同 C.1 mol葡萄糖可水解生成2 mol乳酸(C3H6O3) D.油脂和蛋白质都是能发生水解反应的高分子化合物 9.用右图所示实验装置(夹持仪器已略去)探究铜丝与过量浓硫酸的反应。下列实验不合理的是 A.上下移动①中铜丝可控制SO2的量 B.②中选用品红溶液验证SO2的生成 C.③中选用NaOH溶液吸收多余的SO2 D.为确认CuSO4生成,向①中加水,观察颜色CH3COO-+H+ B.“NO2球”浸泡在冷水中,颜色变浅:2NO2(g) N2O4(g) H<0 C.铁溶于稀硝酸,溶液变黄:3Fe+8H++2NO===3Fe2++2NO↑+4H2O D.向Na2CO3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溶液变红:CO+H2OHCO+OH- 11.自然界地表层原生铜的硫化物经氧化、淋滤作用后变成CuSO4溶液,向地下深层渗透,遇到难溶的ZnS或PbS,慢慢转变为铜蓝(CuS)。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CuS的溶解度大于PbS的溶解度 B.原生铜的硫化物具有还原性,而铜蓝没有还原性 C.CuSO4与ZnS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Cu2++S2-====CuS↓ D.整个过程涉及的反应类型有氧化还原反应和复分解反应 12.某温度下,H2(g)+CO2(g)H2O(g)+CO(g)的平衡常数K=。该温度下在甲、乙、丙三个恒容密闭容器中,投入H2(g)和CO2(g),其起始浓度如右表所示。 起始浓度 甲 乙 丙 c(H2)/mol/L 0.010 0.020 0.020 c(CO2)/mol/L 0.010 0.010 0.020 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平衡时,乙中CO2的转化率大于60% B.平衡时,甲中和丙中H2的转化率均是60% C.平衡时,丙中c(CO2)是甲中的2倍,是0.012 mol/L D.反应开始时,丙中的反应速率最快,甲中的反应速率最慢 25.(14分) 由短周期元素组成的化合物X是某抗酸药的有效成分。甲同学欲探究X的组成。 查阅资料:①由短周期元素组成的抗酸药的有效成分有碳酸氢钠、碳酸镁、氢氧化铝、硅酸镁铝、磷酸铝、碱式碳酸镁铝。 ②Al3+在pH=5.0时沉淀完全; Mg2+在pH=8.8时开始沉淀,在pH=1.4时沉淀完全。 实验过程: I.向化合物X粉末中加入过量盐酸,产生气体A,得到无色溶液。 Ⅱ.用铂丝蘸取少量I中所得的溶液,在火焰上灼烧,无黄色火焰。 Ⅲ.向I中所得的溶液中滴加氨水,调节pH至5~6,产生白色沉淀B,过滤。 Ⅳ.向沉淀B中加过量NaOH溶液,沉淀全部溶解。 Ⅴ. 向Ⅲ中得到的滤液中滴加NaOH溶液,调节pH至12,得到白色沉淀C。 (1)I中气全A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A的化学式是 。 (2)由I、Ⅱ判断X一定不含有的元素是磷、 。 (3)Ⅲ中生成B的离子方程式是 。 (4)Ⅳ中B溶解的离子方程式是 。 (5)沉淀C的化学式是 。 (6)若上述n(A):n(B):n(C)=1:1:3,则X的化学式是 。 26.(14) 某氮肥厂氨氮废水中的氮元素多以NH和NH3·H2O的形式存在,该废水的处理流程如下: (1)过程Ⅰ:加NaOH溶液,调节pH至9后,升温至30℃,通空气将氨赶出并回收。 ①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加NaOH溶液的作用:           。 ②用化学平衡原理解释通空气的目的:              。 (2)过程Ⅱ:在微生物作用的条件下,NH经过两步反应被氧化成NO。两步反应的能量变化示意图如下: ①第一步反应是    反应(选填“放热”或“吸热”),判断依据是    。 ②1 mol NH(aq)全部氧化成NO(aq)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 (3)过程Ⅲ:一定条件下,向废水中加入CH3OH,将HNO3还原成N2。若该反应消耗32 g CH3OH转移6 mol电子,则参加反应的还原剂和氧化剂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 27.(13分) 为验证卤素单质氧化性的相对强弱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