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上海市宝山区商业年度分析.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13年上海市宝山区商业年度分析
2013年宝山区商品贸易行业健康发展,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市场活跃,消费稳步提高,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幅达到12.8%。在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内需的贡献力更加突出。钢领、宝莲城等一批商务楼宇趋向成熟,电子商务行业应势发展,为宝山区商贸市场的持续较快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后劲支撑,特别是万达广场、宜家等商业项目的建成与发展等利好因素有力地推动了2013年宝山区商业的发展,同时也为2014年宝山区商业的平稳增长打下坚实基础。
一、宝山区商业主要指标综述
(一)商品销售额增幅实现转正
2013年宝山区实现商品销售额2626.8亿元,同比增长1.1%。金属及金属矿批发额是宝山区商品销售额的主要构成,位于宝山区杨行、友谊地区的钢领、宝莲城、祥腾等商务楼是钢材贸易企业的主要集聚区,2013年共实现销售额1675.6亿元。近年来钢材销售情况受大环境影响不甚理想,宝山区的商品销售额的增长见效缓慢,但随着企业应变能力的提高、地方政府的关心等多重利好因素的影响,宝山区的商品销售额增幅从年初的-9.8%,逐渐回升至年底的1.1%,呈现扭负为正迹象。
(二)商品零售额稳步增长
2013年宝山区零售商业保持平稳增长态势,宝山区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额519.3亿元,同比增长12.8%。其中批发零售业实现489.2亿元,占宝山区零售额的94.2%,同比增长13.2%;住宿餐饮业实现30.1亿元,同比增长7.5%。
借国家各项深化改革政策出台的东风,2013年国内经济大环境更加趋好,区内如宜家家居、万达广场等商业企业的迅速发展使宝山区零售额逐渐放量。扣除春节因素,2013年宝山区各月零售额累计增幅呈现由低到高逐月趋稳的发展态势,累计增幅维持在两位数增长,全年达到12.8%的增幅,消费市场活跃。
从全市16个区县(不含浦东新区)的排名来看(见表二),宝山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落后于黄浦、闵行、嘉定,绝对额位居第四;增幅12.8%,落后于嘉定、崇明,青浦,与金山区并列居全市第四。
表二 2013年上海市各区县实现零售额情况表
单位:亿元、%
闵行嘉定宝山金山松江青浦奉贤崇明黄浦徐汇长宁静安普陀闸北虹口杨浦零售额601 564 519 325 426 416 376 75 694 468 236 278 497 264 260 345 增幅6311313111612171.47.67.363103.211(三)大型零售企业贡献突出
按经营规模来分,2013年零售额在500万元以上的企业共有177家,实现零售额293.3亿元,占宝山区零售额的56.5%。其中零售额在500万至5000万元的企业共有65家,实现零售额15.6亿元; 5000万至1亿元的企业共有33家,实现零售额23.5亿元; 1亿元至2亿元的企业共有44家,实现零售额59.5亿元;2亿元以上的企业共有35家,实现零售额194.7亿元,占宝山区零售额的比为37.5%。
二、2013年宝山区商业发展的主要亮点
(一)各街镇依托自身特点构建特色商业
大场、友谊这几年依托原有商业项目及优越的地理位置,不断发展新型服务业,提高自身城市化水平,由此拉动了消费品市场的发展,2013年,大场镇和友谊街道分别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91亿元和67.6亿元,占宝山区零售额的30.5%,其中大场镇完成了年初12%的增幅目标,2013年实现社会消费品累计增幅为12.1%。高境镇、淞南镇依托自己的地理优势,在江杨南路、长江西路几家大型4S店的带动下,汽车业发展较快,2013年高境镇实现汽车零售额20亿元,淞南镇实现47.8亿元,两者占宝山区汽车零售额的比为63%,其中高境镇还凭借万达商业广场的发展,实现了年初12%的增幅目标。庙行镇凭借自身地域与政策优势,合理布局,大力发展扶持以网络为载体的电子商务企业或无店铺零售企业,形成了颇具规模化的智力产业园,2013年全镇实现零售额10.3亿元,同比增幅30.7%,为宝山区最高,其中电子商务企业共实现零售额69.6亿元,占庙行镇全部零售额的67.4%。罗店、顾村、月浦这三镇近年来随着美兰湖、顾村公园、轨交沿线等住宅项目的开发热销,带动了消费人气,2013年这三镇分别实现零售额累计增幅为19.7%、15.2%和13.2%,均实现年初制定的目标。
(二)大型餐饮企业积极求变,探索平民化发展
在倡导“厉行勤俭节约、抵制铺张浪费”的大背景下,各大企事业、机关单位纷纷取消不必要的公务消费,使宝山区限额以上餐饮企业在传统旺季遭遇营业额的降温,高档酒店尤其明显,一季度宝山区限上餐饮企业共实现零售额3亿元,同比降幅高达30.3%。尽管公务消费遭到冷遇,但这是转折也是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