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财务会计实训.ppt

发布:2017-03-01约1.17万字共8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财务会计实训 实训目的 本课程实训对象是财务管理专业学生,本课程属于专业主干课程。财务流程实训 ,是为了巩固、应用《财务会计》的理论知识;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融理论与实践为一体,对经济业务进行记账、算账、报账等账务处理,特别是围绕着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利润等企业会计事项进行核算,以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实验目的在于使学生掌握会计核算的基本技能,提高核算能力,包括审核原始凭证的能力,编制记帐凭证和汇总记帐凭证的能力,登记帐簿的能力,编制会计报表的能力,查帐、对帐的等方面能力。是《基础会计》、《财务会计》和《成本会计》等课程的综合运用。同时,还要培养学生严谨的职业作风。 课程要求 1、实训学生在实验操作前,必须做好一切准备工作。其准备工作包括:全面复习所学的《会计学导论》、《财务会计》和《成本管理会计》等教材内容;准备好实验操作用的用品和用具等。 2、实训学生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必须做到书本知识与实际操作内容相结合;独立操作与教师解答相结合;锻炼财会思想意识与提高核算技能相结合。 3、实训学生必须根据本方案的内容及要求,按质按量全面完成实习任务。 4、实训学生在实验结束后必须写出个人实验总结。 5、实训学生必须严格遵守上课时间,不得无故缺课。 本章学习目标 1.了解会计循环的主要步骤; 2.掌握会计账户和会计科目的概念,熟悉账户的结构; 3.深入理解复式记账原理,掌握借贷记账方法下各类账户的结构; 4.掌握账户的登记方法和会计分录的编制; 5.理解账项调整和结账的概念,掌握试算平衡方法,会编制结账前后的试算平衡表; 6.根据试算平衡表编制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 会计循环主要步骤 会计循环包括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登记会计账簿、成本计算、财产清查、月末调整账项、试算和编制财务报告等几个阶段。 3.1会计科目(Account) 与会计账户 1、会计科目概念 会计科目是对会计对象具体内容所作科学分类的类别名称。 会计科目的分类 按核算指标详细程度(或隶属关系)分类 总分类账户 明细分类账户 账户按经济内容分类(即按会计科目表分类) 资产类、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共同类、成本类、损益类 总分类科目和明细分类科目 总分类科目 也称一级科目或总账科目 是对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进行总括分类的会计科目,提供总括的核算指标; 原则上由国家财政部统一规定,并统驭明细分类科目。 明细分类科目 也称二级或明细科目,子目或细目 是对总分类科目所含的内容再做详细分类的会计科目,提供更详细、具体的指标。 它是从属科目,对总分类科目起辅助和补充作用。 会计科目的分类 会计科目表——资产 会计科目表 ——负债及所有者权益 会计科目表—成本及损益类 2、账户 账户概念 账户是根据会计科目开设的 账户是对会计对象具体内容(即会计要素)的进一步分类,是分类连续记录和反映会计要素各项目的变化及其结果的一种手段。 设置账户是会计核算的一种专门方法 与会计科目对应,账户的分类与会计科目相同 3、账户的结构 (1)账户的基本格式 3、账户的结构 2、账户的简化格式 分成左右两方,简化为T字账(T-account)。 账户余额与发生额 账户余额:期初余额、期末余额 本期发生额:本期增加发生额、本期减少发生额 会计科目与账户的关系 1、联系 会计科目是设置账户的依据,账户是会计科目的具体运用。 2、区别 会计科目只是对会计对象具体内容的分类,没有结构。 账户有结构,反映资金运动状况,账户更明细、更丰富。 会计科目需统一规定,账户还可自行确定。 总分类账和明细分类账的平行登记原理 1、同时间登记 2、同方向登记 3、同金额登记 4、同依据登记 3.2 借贷复式记账法 一、基本原理 记账方法:单式记账法和复式记账法 复式记账法 (The double-entry bookkeeping) 所谓复式记账法,就是对发生的每一项经济业务所引起的资金运动,都要以相等的金额,同时在相互联系的两个或两个以上账户中进行登记的方法。 复式记账方法特点 复式记账法的原理:会计等式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特点: 反映资金的来龙去脉 可以进行试算平衡 容易发现记账错误 3.2 借贷记账法 1、起源于13世纪的意大利,借贷资本家 2、记账符号——“借”和“贷”,当时“借”表示借入,“贷”表示借出 拉丁语:Debit Record and Credit Record 缩写 Dr. Cr. 3、现在,“借”和“贷”已失去其本来意义,只表示记账的部位(左边和右边)。 借贷记账法记账规则 1、资产类、成本类账户增加记借方,减少记贷方,余额一般在借方; 2、负债、所有者权益账户,增加记贷方,减少记借方,余额一般在贷方。 3、费用类账户比照资产记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