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17年整理】纺纱学8细纱.ppt

发布:2017-06-11约1.51万字共8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6)机械状态 罗拉的偏心,胶辊不圆整,弹性不匀等均会造成握持钳口偏移或速度变化,而使纤维变速不规律,产生机械波。 7)车间温湿度 车间温湿度影响纤维摩擦性能,导电性能等 8)操作 接头、清洁工作 条干不匀通常使用电容式条干仪检测相关数据,通过波谱图进行原因分析。 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0.0. 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 2、前牵伸区工艺 采用紧隔距,小钳口,强控制,重加压原则。 (1) 浮游区长度(前区罗拉中心距) 在机器不出硬头下,以小为好,该参数一般不调。 例:固定钳口:单位(mm) 棉纤维长度 皮圈架长度 罗拉中心距 浮游区长度 31mm以下 25 37-39 11-14 33mm以上 29 40-43 11-14 弹性钳口: 38mm以下(棉型) 33 43-45 11-14 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0.0. 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 (2)? 皮圈钳口隔距 隔距小,对纤维控制强,但牵伸力大,易牵不开。一般根据纺纱特数定。 纺纱特数 固定钳口(mm) 弹性钳口(mm) 15以下 4.0 2.5-3.0 30-15 4.0-4.5 2.5-3.5 100-30 4.5-5.5 3.0-4.5 其中弹性钳口有微小波动调节。 纺纱条件对皮圈钳口隔距的影响: 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0.0. 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 3、后区牵伸工艺 总牵伸倍数=前区牵伸倍数?后区牵伸倍数 前区牵伸控制强,牵伸倍数设置可大。后区牵伸的主要作用是为前区作准备,以充分发挥皮圈控制纤维运动的作用,达到既能提高前区牵伸,又能保证成纱质量的目的。提高细纱机的总牵伸倍数,有两类工艺路线选择。第一类工艺路线是保持后区较小的牵伸倍数,主要是提高前区牵伸倍数。第二类工艺路线是增大后区牵伸倍数。目前生产上普遍采用第一类牵伸工艺路线。 第一类:1.02-1.5,其中针织纱工艺:1.02-1.15, 机织纱工艺:1.25-1.5 第二类:1.8-4(当纤维整齐度较好时) 第一类工艺优于第二类工艺(成纱条干) 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0.0. 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 纺针织纱工艺:“两大一小工艺” 大 粗纱捻系数 细纱后区中心距 小 细纱后区牵伸倍数 4、罗拉加压 握持力略大于牵伸力,一般前、中、后加压比2:1:1.4 例FA型 (130-180)×(70-100)×(100-140)N/双锭左右。 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0.0. 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 (二)加捻卷绕工艺 1、细纱捻系数 主要取决于最后产品对细纱品质要求。纬纱织造时受力小,经纱受力大,一般经纱捻系数比纬纱高10-15%,而针织纱α针≈α纬,但也看产品要求。 一般常用捻系数α可查手册。在保证产品质量和正常生产的前提下,细纱捻系数选择以偏小掌握,产量高。 细纱特数 8-11 12-30 32-190 经纱 330-420 330-410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