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11.精神神经系统笔记.pdf

发布:2017-04-17约1.38万字共11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14 精神神经系统 神经病学概述 神经系统病变包括运动障碍和感觉障碍。运动神经为传出通路,运动障碍时病变在前,感觉 神经为传入通路,感觉障碍时病变在后。运动系统由上运动神经元和下运动神经元组成。 上运动神经元: 1.终止于脊髓前角细胞 2.上运动神经元损伤导致中枢瘫又叫硬瘫,表现为肌张力增强,腱反射亢进,病理征(巴 宾斯基征-最有意义) 下运动神经元 1.起始于脊髓前角细胞 2.下运动神经元损伤导致周围瘫又叫软瘫,表现为肌张力下降,腱反射消失,病理征阴性, 最常见的疾病是小儿麻痹。 定位诊断: 上运动神经元 1.皮层:破坏导致对侧单瘫;刺激导致为杰克逊癫痫 2.内囊:对侧三偏。对侧偏身感觉障碍、对侧偏瘫、偏盲 3.脑桥、脑干:同侧面部周围瘫,对侧躯体硬瘫。( TMDQ) (瞳孔没问题,因为动眼神经 在中脑) 4.脊髓:1)颈膨大以上损伤导致上下肢均为硬瘫。 2)颈膨大损伤导致上肢的软瘫,下肢 的硬瘫。3)胸髓受损导致下肢的硬瘫,上 肢正常。4)腰膨大受损导致下肢软瘫,上 肢正常。 (只要上面出问题,下面全是硬瘫,只要自己出问题就是软瘫) 5.脑神经所在部位: 3.4 中,5-8 桥,9、10、12 在延脑 下运动神经元损伤导致节段性迟缓性瘫痪 感觉障碍 1.浅感觉:指痛、温 觉和粗触觉。 传导束:躯体皮肤黏膜痛温觉周围感受器→脊神经节(第 一神经元)→脊神经后根后角细胞( 二级神经元)灰质前联合交叉→脊髓丘脑侧束→脑干丘 脑核团(第三级神经元)→丘脑皮质束→经内囊后肢→大脑皮层中央后回中上部。 2.深感觉:震动觉、位置觉。传导束:深部感受器和精细触觉感受器→脊神经节(I)→脊 神经后根入脊髓后索组成薄束/楔束上行→延髓薄束核和楔束核(Ⅱ)→发出纤维交叉到对 侧形成内侧丘系→丘脑核团(Ⅲ)→丘脑皮质束→内囊后肢→大脑皮层中央后回中上部。 3.脊髓半切:对侧浅感觉,同侧深感觉障碍(同学情深) 椎体外系 管理肢体的协调运动,使拮抗剂协调收缩。 1. 帕金森:病变在黑质,表现为铅管样强直、齿轮样强直和手的静止性震颤(最有意义)、 面具脸。 2. 手足徐动:不自主的手脚抽动。 3.抽动症:脸、面部抽动,喉部发出异常声音,神经系统检查一切正常。 1 4.肌张力障碍:颈部肌张力障碍叫痉挛性斜颈。 5. 舞蹈样动作: 它的病变在纹状体(能文能武的女人) 小脑损害 小脑支配同侧肢体的共济运动。小 脑 损 害会出现同侧躯干共济失调,即平衡障碍,表现为站 立不稳,( 像喝醉酒的人)。 典型表现为指鼻试验阳性;Romberg 征阳性(闭目难立征) 小脑蚓部是躯干的代表区,小脑球部是四肢的代表区。 脑神经 视神经 1. 视神经受损:该眼全盲。 2. 视交叉受损:双眼颞侧偏盲。见于垂体瘤 3. 视速受损:双眼对侧同向性偏盲。见于内囊、基底节、大脑中动脉损伤 动眼神经 上提下斜无外直,共支配眼部 5 块肌肉,管理瞳孔缩小,动眼神经麻痹出现瞳孔散大,对光 反射消失。 外展神经 外展外直肌,损伤出现内斜视。 滑车神经 支配上斜肌,使眼球向外下运动。 面神经 1. 感觉 分布在舌前 2/3 味觉(舌前面舌后咽) 2. 运动 麻痹 1)中枢性:面神经核以上损伤,只有对侧下 1/4 瘫,有额纹,能皱眉(核上 双侧神经支配)2)周围性:面神经核以下损伤,没有额纹,不能皱眉,口角向健侧歪斜, 对侧面瘫。 迷走神经 (混合神经) 1. 躯体感觉纤维:中枢支终止于三叉神经脊髓核,分布在耳周 2. 内脏感觉纤维:中枢支终止于孤束核,分布于内脏、咽喉、气管。 周围神经疾病 面神经炎,( 特 发 性 面 神经麻痹、贝尔 Bell 麻痹) 1.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