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上半期答案.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一单元“仰望苍穹”参考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共25分)
1. 书写规范(标点符号单独占一格)、无错别字1分,端正、整洁1分。 2.C(横亘ɡèn 簇拥cù ) 3.D(一碧万顷 破衣烂衫) 4.DACB 5. (1)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2)剪不断 理还乱 是离愁 ⑶落日照大旗 马鸣风萧萧 ⑷示例: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6. A(在万仞高空的飞机上目睹日出景象。) 7.必须保留的:②③④⑦⑨(3分,其他保留方式均不得分) 8.①联合 ②已经超过3万元 ③据了解 ④这次义演筹集的捐款
二、现代文阅读(共34分)
(一)(共16分)
9.A:② B:① 10.(1)首先是天暗沉沉的,西方是一片的铁青,东方些微有些白意;(2)接着是一座普遍的茫茫的云海;(3)而后太阳将出来的地方有一方的异彩,如同玫瑰汁,葡萄浆,紫荆液,玛瑙精,霜枫叶一般。(答出两点即可) 11.“我”躯体无限长大,变成巨人。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泰山日出对“我”产生的震撼,表达“我”对磅礴壮观的日出的礼赞之情,也是对光明和人的革新、精神的解放为内容的“五四”新文化运动(东方觉醒)的欢呼和礼赞。 12.(1)这些事物可以形容日出时色彩的浓郁、变幻和奇丽,把光的色彩表现的更加强烈而鲜明,更能引起美的想象。 (2)用动物来比喻,显示了一种极其活跃、变换没测的日出的动态过程,更好地描写了日出时候景色的奇丽。
(二)(共17分)
13.西高原的落日,在辽远开阔的背景下显得柔和、安谧,透着人间朴素的、平凡的、依恋的温情,给人梦境般的神奇感。(主要特点:静美、平凡或朴素、依恋或贪恋) 14. 跳跃着、颤抖着降落。先“颤抖了两下,往下一跃”,后来“突然又一跃”,消失了。(两“颤” 两“跃”) 15. 这一段起着总领全文的作用。“落日”总领内容,“最令我震撼”,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 16. 勒勒车是蒙古族牧民的常用工具,“落日像一辆勒勒车的轮子”是一种平凡甚至平淡的美,同时也体现出一种民族的、地域上的特点,使文章透露出西部风情。 17.文章由落日到背景柳树,由柳及人,是相关联想。对左公柳的介绍大大丰富了眼前之景的人文内涵,烘托出苍凉的气氛。或:丰富了文章的内容,增强了文章的文化底蕴。(作者立意颇深:“一边栽树,一边望乡,一边抬着一口棺材前往新疆”,写出了当年的左宗棠之师思念家乡,热爱家乡,更热爱祖国,甘愿为祖国献出一切的悲壮情怀。这种壮举,和眼前落日之壮美有相似之处。) 18.略
三、古诗文阅读(共12分)
(一)(共6分)
19.左迁:贬谪,降职。古人尊右卑左,因此把降职称为左迁。 20.首句选取“杨花”“子规”写景,其作用有:(1)点明时间是在暮春;(2)“杨花”随风飘散,杜鹃啼叫悲伤,象征友人的漂泊不定,诗人的念友伤怀;(借含有飘零之感、离别之恨的景物表达作者对被贬僻壤的王昌龄的同情和悲痛)(3)特定景物渲染了环境气氛的黯淡、萧瑟、凄楚、哀伤。 21.抒发了诗人对远行的友人的关心,思念和同情。(答到一点得1分,答到两点或两点以上可得2分)。
(二)(共5分)
23.高峻雄伟,博大。(1分) 24.站得高才能看得远。(2分) 25. B、E(2分)
四、作文。(50分)略
第二单元“生机之趣”参考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共26分)
1.略 2.C 3.B(沧 倒 是) 4.只 缕 段(天月年生) 个(行) 张 根 副 粒(片) 5. 第一处是“精湛的舞台灯光与背景音乐”改为“绚丽的舞台灯光与美妙的背景音乐”。? 第二处是“绘声绘色的表演”改为“精妙绝伦的表演”。 6. 甲的观点:每个人的生活都不一样,所以不要太羡慕别人。(1分) 乙的观点:选择什么样的生活,要能承担这种选择所带来的后果。(1分) ?学生的观点,开放题,言之成理,即可。(2分) 7. 自由赏析,言之成理即可。示例:A句强调了拥有明天的重要性。B句在对比中强调了敢哭在男子性情中的重要。 8.(1)喜欢“幸运52”的学生远远多于关注“焦点访谈”的学生。(大意对即可) (2)对不同电视节目的关注反映了青少年学生的价值取向。(点拨:回答“多数学生不关注社会问题”或“青少年学生特别钟爱娱乐节目”之类意思也可。) 9. 示例1:生命是什么?生命是一茎小草,从春天的碧绿到秋来的枯黄,有过活力四射的茂盛,有过经历风霜的萎靡。 示例2:生命是什么?生命是一棵大树,从幼苗破土到繁茂参天,经历过和风细雨,经历过冰天雪地。
二、现代文阅读(共36分)
(一)(20分)
10.一只蚂蚁畏畏缩缩地爬上书桌,经过试探坚定方向,最后得到一粒饼干屑,无比惊奇与快乐。11.轻视调侃到悲悯同情再到感慨。12. 怜惜、疼爱、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