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通三防综合管理措.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远程
远程煤矿“一通三防”综合管理措施
为搞好我矿“一通三防”工作,杜绝“一通三防”事故,根据行业主管部门要求,结合我矿实际,特制定“一通三防”综合管理措施。
一、矿成立“一通三防”领导小组:
组 长:彭三九
副组长:王振会
成员:潘宣彬、金泽明、林善、张天开
组长:负责领导“一通三防”工作。
副组长:全面负责各自分管区域的“一通三防”工作,并协助组长搞好矿井“一通三防”工作。
成员:认真负责完成本职工作,并及时汇报“一通三防”隐患。
矿每周组织一次“一通三防”工作自查自纠工作。及时排查安全隐患。
二、矿井通风系统管理措施
矿井主要通风机及装置管理措施
1、矿井必须采用机械通风。回风井必须装置两套同等能力的主要通风机,其中任一套工作时都能产生近视相同的工况,并满足矿井供风需要,保证通风系统稳定、可靠。
2、矿井主要通风机装置专用供电线路,保证主要通风机稳定工作、连续正常运行。
3、主要通风机至少每月矿总工程师组织机电、通风等有关部门检查一次,主要通风机运行参数和备用风机工程质量和风机管理制度执行情况以及地表变形位移状况等。
4、必须坚持主要通风机定期倒换运行制度。
5、主要通风机因检修、停电或其它原因需停风时,必须制定停风安全技术措施,报矿总工程师批准。主要通风机停止运转时,必须立即停止工作,切断电源,工作人员先撤到进风巷道中,并由矿总工程师或值班矿长根据停风后的具体情况,迅速决定工作人员是否全部撤出。主要通风机在停风期间必须打开井口防爆门和有关风门以便充分利用自然通风。
矿井通风系统管理措施
1、矿井必须有完整的独立通风系统。每一生产水平和每一采区都必须布置回风巷,实行分区通风。在准备采区时,必须在采区内构成通风系统以后,方可开掘其它巷道,采煤工作面必须构成全风压通风系统以后,方可回采。
2、采煤工作面和掘进工作面都应采取独立通风。各用风地点不允许采用不符合《规程》规定的串联通风,禁止扩散通风和老塘通风。严禁利用局部通风机向采煤工作面供风进行采煤。
3、采煤工作面严禁布置在Ⅱ级(角联中套角联)以上的角联支路上;在通往两个独立用风区的进风支路中,不准开拓连通巷道,以免形成角联支路;矿应尽量避免两条平行巷道各作进、回风和间距较大的两平行巷道都作进风的通风方式,以免形成角联风路,造成微风或风流倒向,相距很近个两平行巷道各作进、回风时,必须对两巷做防止漏风的技术处理。
4、采区进、回风巷必须贯穿整个采区长度或高度,严禁将一条上山、下山的风巷分为两段,其中一段为进风巷,另一段为回风巷。每一采区的进风直接从矿井(水平)进风巷中引入,每一采区的回风都要有单独的上(下)山将风流直接排入矿井(水平)回风巷道中,各采区的回风在进入回风水平之前不能任意贯通,避免回风系统串联和过早汇合。严禁采区布置在受两台主要通风机联合运行影响的角联风路上,以确保采区风量稳定。
5、矿必须计算各用风地点所需风量、全矿井所需风量及各分区风量,并按其配风,及时调整通风系统,合理分配风量,保证各用风地点供风充足,井巷风速符合《规程》规定,各用风地点实际风量不得超过配风标准的20%,低于配风标准的10%。
6、矿每年必须组织一次通风能力核定工作,矿井要合理调整生产布局,坚持以风定产原则,必须按核定后的通风能力组织生产,严禁超能力组织生产。
7、矿必须合理设计经济断面、高质量施工井巷断面,降低摩擦阻力系数,工作面机风巷断面必须满足通风需要。加强质量标准化建设。搞好文明生产,矿井通风巷道失修率不应大于7%,严重失修率不应超过3%。矿井总进、总回风流通过能力应基本一致;总回风段通风阻力不应超过矿井通风总阻力的35%,否则必须进行总回风系统的改造,以保证矿井回风系统畅通。
8、矿井应尽量简化通风系统,已报废或无用的井巷必须及时封闭,保持通风系统的稳定性。
9、井下机电硐室应设在进风流中。
10、矿井必须合理开拓开采部署,选择采取降低漏风的采煤方法,加强设施质量,减少漏风。
11、井下空气成份、有毒害气体最高容许浓度、井巷中风流速度、工作地点温度必须符合《规程》有关规定,并按《规程》规定建立测风制度,严格执行。
12、矿井必须按规定要求绘制通风系统图,按月补充修改,同时还应绘制通风系统立体示意图、通风网络图和,设置矿井通风系统示意图图板和矿井通风网络图图板,建立测风、局部通风、通风设施、安全仪表等管理牌板,按局规定标准定期补充修改。
13、掘进工作面和采煤工作面的进、回风都不得经过采空区或冒落区。
通风构筑物管理措施
1、各种通风设施设置位置正确、合理,尽量避开采动压力和围岩不稳定影响;对可建风门也可建密闭的地点,应尽量使用密闭;测风站必须按标准建造;禁止在矿井总回风巷或采区回风巷设置任何控风设施;杜绝单道风门和在角联巷道中设调节风门,矿井调节风门设置的地点、数量必须经矿井通风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