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滁州市来安县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3月份第一次模拟考试生物试卷含解析.doc
安徽省滁州市来安县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3月份第一次模拟考试生物试卷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我国西部沙漠地区生长着一种叶退化的药用植物锁阳,该植物依附在另一种植物小果白刺的根部生长,从其根部获取营养物质,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强,恢复力稳定性高
B.药用植物锁阳与小果白刺的种间关系是捕食关系
C.种植小果白刺以固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D.长期高温干旱的生存环境使得锁阳产生了定向突变
2.无过氧化氢酶症和半乳糖血症是两种人类单基因隐性遗传病,不同个体酶活性范围(酶活性单位相同)见下表。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疾病名称
相关酶
酶活性
患者
患者父母
正常人
无过氧化氢酶症
过氧化氢酶
0
1.2~2.7
3.3~4.2
半乳糖血症
磷酸乳糖尿苷转移酶
0~4
9~30
25~30
A.测定酶活性一定程度上可诊断胎儿是否患病
B.表现型正常的人的酶活性也可能会较低
C.仅通过化验酶量无法判断某个体是否为携带者
D.据表格可推知两病的遗传均表现出交叉遗传现象
3.抑素是细胞释放的能抑制细胞分裂的物质,主要作用于细胞周期的G2期;M期细胞的细胞质中含有一种促进染色质凝集为染色体的物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S期时间较长的细胞更适合做“观察细胞有丝分裂”实验的材料
B.如果缺少氨基酸的供应,动物细胞一般会停留在细胞周期的G1期
C.抑素抑制DNA复制所需蛋白质的合成,阻断细胞分裂
D.M期细胞与G1期细胞融合,有利于G1期细胞中DNA的转录
4.普通小麦6n=42,记为42E;长穗偃麦草2n=14,记为14M,长穗偃麦草中某条染色体含有抗虫基因。下图为普通小麦与长穗偃麦草杂交选育抗虫小麦新品种的过程。据图分析,下列正确的是()
A.普通小麦与长穗偃麦草不存在生殖隔离,杂交产生的F1为四倍体
B.①过程目前效果较好的办法是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
C.丙中来自长穗偃麦草的染色体数目为3M或4M
D.③过程利用辐射诱发染色体发生易位后即可得到戊
5.对下列四幅图的叙述,错误的是()
A.图1中c+d阶段可以表示一个细胞周期
B.图2中的温度为b时酶分子结构受到破坏,活性丧失
C.图3中引起bc段和de段的变化因素都是C3化合物含量下降
D.图4中造成cd段下降的原因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中相同
6.矮壮素是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促进植株的生殖生长(花、果实和种子的生长),抑制植株的营养生长(根、茎和叶的生长),使植株矮壮并抗倒伏。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矮壮素与赤霉素表现为协同作用
B.矮壮素处理马铃薯可使其块茎减小,降低产量
C.矮壮素通过调控基因的表达调节植物的生长发育
D.矮壮素进入靶细胞中参与细胞内多种生命活动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
7.(9分)小麦是我国北方的主要农作物,研究环境条件变化对其产量的影响对农业生产有重要意义。
(1)科研人员测定小麦一昼夜净光合速率(Pn)的变化,发现小麦与其他植物一样出现了“午睡”现象。一般认为,午后温度较高,植物通过蒸腾作用使叶片降温,同时,植物体也会__________(填“降低”或“升高”)叶片气孔开度来避免过度失水对细胞造成的损伤。这一变化会引起叶肉细胞间的__________不足,使午后小麦光合速率降低。
(2)科研人员推测,午间强光照可能会导致由色素和蛋白质组成的光系统Ⅱ发生损伤,导致__________速率下降,进而抑制叶片的光合作用。D1是对光系统Ⅱ活性起调节作用的关键蛋白,科研人员使用蛋白质凝胶电泳技术检测不同光照条件下的D1蛋白含量,结果如图1所示,分析可知午间较强光照使细胞中__________,导致__________活性降低,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午睡”现象。
(3)水杨酸(SA)是一种与植物抗热性有关的植物激素,科研人员用适宜浓度的SA喷洒小麦叶片后,测定两种光照条件下的D1蛋白含量,结果如图2所示,可推测,SA能__________(填“减弱”或“增强”)较强光照造成的D1蛋白含量及光系统Ⅱ活性降低程度,__________(填“缓解”或“加剧”)小麦的“午睡”现象。
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