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公司应收账款管理办法(一).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集团公司应收账款管理办法(一)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应收账款办法的管理办法。
本标准适用于本公司对应收账款的管理。
2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写明以下术语引用的标准与名称)
1.1销售收入是企业一定时期经营成果的反映,销售收入最大化是企业经营的目标。
1.2应收账款是企业因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而形成的债权,是流动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应收账款、应收票据,其管理状况直接影响着企业的资产质量和营运能力。为了加强对应收账款的管理,特制定本制度。
3 明确实施“应收账款管理”活动所涉及的部门及他们的职责及权限
3 应收账款台帐管理
3.1 根据营销总公司“物流管理制度”中物流单证流转制度规定,储运科在“K3”系统中按各销售公司的销售计划要求分批发运到各公司仓库,自动进入发出商品台账。各销售公司通过“K3”系统及时查询发货情况,若逾期5天内未收到货物,需及时与储运科物流管理员联系查找原因,减少损失。
3.2 各营销分公司仓库通过“K3”系统调拨到商业单位时,并通知集团财务管理中心会计核算部办理销售开票手续,自动进入应收账款明细账内。
3.3 建立应收账款明细账:应收账款明细账要求按客户分别设置发货、收款、开票结算,期末应收款等具体明细,反映出各客户的动态和增减变动、余额及其每笔账零等财务信息。
3.4 会计核算部各销售公司会计每月定期与各商业单位发函对账,通过对账及时反映和分析应收款项的管理情况,提请各分公司经理和业务人员采取相应的措施,减少企业资产损失。
4 应收款项催收责任、年度销售目标责任书
明确规定各项考核指标,对收款、费用、期末应收款均有明确规定,绩效与奖惩直接挂钩。
4.1 营销总公司必须建立客户信用额确定标准和客户信用额度的申报程序,并建立客户信用额度档案。
4.2 重大的逾期应收款应采取多种方式跟踪进行清收,必要时并可通过诉讼方式解决,将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4.3 对于造成重大坏帐损失的责任人和责任部门负责人,按照公司内部以恰当方式予以警示,并与年薪和奖金挂钩来吸取教训。
4.4 为了减少坏帐损失,对确实无法偿还的客户,采取一定比例的折扣后收回或其他物资作价抵债处理。
5 应收账款年度清查管理
5.1 集团公司规定于上年11月份至本年的10月份为一销售结算年度;
5.2 在这期间对每个商业客户全面进行清算,结清本年度的发生往来和当年应体现的销售政策均一并落实,结算期末应收或应付的款项。达到了三方账实相符,为下年度继续合作打下良好基础。并取得对方确认的应收、应付款项,并签订年终销售结算协议。
6 坏账核销管理
在销售年度清查的基础上,对确实不能收回的以下各种应收款项应作为坏帐损失,并及时进行处理。
6.1 债务人被依法宣告破产、撤销的,应当取得破产宣告、注销工商登记或吊销执照的证明或者政府部门责令关闭的文件等有关资料,在扣除以债务人清算财产清偿的部分后,对仍不能收回的应收款项,作为坏帐损失。
6.2 债务人死亡或者依法被宣告失踪,其财产或者遗产不足清偿且没有继承人的应收款项,应当在取得相关法律文件后,作为坏帐损失。
6.3 涉诉的应收款项,已生效的人民法院判决书、裁定书判定、裁定其败诉的,或者虽然胜诉但因无法执行被裁定终止执行的,作为坏帐损失。
6.4 逾期3年以上的应收款项,具有企业依法催收磋商记录,并且能够确认3年内没有任何业务往来的,在扣除应付该债务人的各种款项和有关责任人员的赔偿后的余额,作为坏帐损失。
篇二:
部门及员工绩效考评制度
部门及员工绩效考评管理制度
为规范公司对部门和员工的绩效考评制定本制度。
1.目的
通过对部门和员工日常工作和行为规范的考核、考评,建立公司绩效考评管理系统,促进个人工作素养和整体工作效率的不断提高,防止和纠正部门和员工渎职、失职、违纪、违规行为,保证公司绩效目标管理的达成。
2.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内部对部门和员工的各级考评、各类行为规范的考核的管理。
3.职责和权限
3.1总经理或其授权人或公司主管领导对总经理办公室和人力资源部有考评权和考核权,负责对各类考评、考核结果的最终认定。
3.2公司成立由总经理或其授权人、主管领导、总经理办公室和人力资源部等职能部门组成的考核小组,考核小组对各部门有考评权和考核权。
3.3各部门和生产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的员工进行管理,行使考评权和考核权。
3.3人力资源部负责归口公司考评和考核结果,并将结果与绩效工资挂钩。
3.4员工和部门对同级和上级单位有考评和考核的建议权。
4.绩效考评管理程序和考核管理办法及考核实施细则
4.1绩效考评、考核管理程序
4.1.1员工每月26日向部门负责人汇报或提交工作总结,作为月度考核的依据。
4.1.2部门负责人根据员工的工作总结、工作表现和工作目标完成情况,填写《绩效考核表》(员工
显示全部